7月20日,渑淅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涉铁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古俊锋摄
□本报记者 宋敏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离不开交通先行。7月25日,记者获悉,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河南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以下分别简称《意见》《规划》),明确未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目标及重点。
当好建设现代化河南开路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意见》《规划》都提出“当好建设现代化河南开路先锋”,赋予我省交通运输新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
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负责人说,《意见》的指导思想分几个层次:价值取向是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路径是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基本内涵是奋力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内领先的交通强省。
到2025年,我省将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全面形成,基本实现“三通三覆盖”,即县县通双高速、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4.5米宽硬化路,高铁出行市市全覆盖、民航服务市市全覆盖、综合枢纽场站市市全覆盖。到2035年,建成高品质出行交通圈,实现郑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中原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建成高效率快货物流圈,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率先实现综合交通体系现代化
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民航、水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按照《规划》,到2035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约为34万公里,其中铁路1万公里左右、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4.43万公里左右、农村公路28万公里左右、内河航道3200公里左右;内河港口达10个,民用运输机场达10个以上,通用机场达45个左右,区域性及以上邮政快递枢纽达7个。
建设开放互通的综合运输通道。积极参与京津冀—粤港澳主轴、大陆桥走廊、二湛通道等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河南段建设,全面增强“米”字形通道,持续完善“井”字形通道,加快构建“人”字形通道。
围绕打造更加协调的多中心格局,构建“1+3+4+N”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体系,即郑州1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洛阳、南阳、商丘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周口、漯河、信阳、安阳4个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开封、新乡、焦作、许昌、驻马店、平顶山、濮阳、鹤壁、三门峡、济源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拓展新空间
《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是建设“八大体系”,《规划》明确了6个方面22项主要任务。这两个纲领性文件的印发实施,将对我省交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效完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有力支撑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瞄准全球新坐标,我省将加大国际航空、中欧班列、铁路水路出海通道建设力度,打造通达全球、辐射强力、方式多样的丝绸之路网。到2035年,郑州机场形成5条以上通达全球主要地区的空中货运大通道,国际及地区航线通达80个以上城市;全省中欧班列国际运行线路数量翻一番,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万标箱;重点打造沙颍河、淮河、唐白河等3条内河出海主轴,加快周口、信阳、郑州、南阳、漯河等5个出海始发港建设。
建设全国新支点,构建通达全国、高效快速、绿色集约的九州通豫网,拓展对外辐射联动发展新空间。到2035年,形成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洛阳、南阳、安阳3大重要支线机场为支撑,信阳、商丘、平顶山、周口、潢川、三门峡等其他支线机场为节点的“1+3+N”民用运输机场布局;建成“16纵16横6联”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38万公里,省际出口达到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