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莫高窟
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本报记者田宜龙温小娟郭歌
三大石窟,熠熠华光。
几天前,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在洛阳“神仙合体”,令世人惊艳。
10月20日下午,中国三大石窟“掌门人”——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也以学术沙龙对话方式“聚会”洛阳,共话文物保护和发展。
“毋庸置疑,文物保护必须是第一位的。经过多年探索,敦煌找到了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协调,在保护好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科学调查得出一个承载量的数字上限,让游客分时段有序参观,也保证了更好的观看体验。”赵声良说:“保护好才能利用好,才能让文物‘活起来’。现在游客通过数字化可以看到无限丰富的敦煌壁画,包括不开放的那些洞窟,还可以仿真还原,让壁画故事里的动物和人物走出来,比如让九色鹿和观众互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冈石窟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张焯对此感受颇深:“这些年,我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先后解决了稳定性问题、环境问题、渗水风化等问题,从文物本体逐渐走向数字化,朝着预防性保护发展。”
“我们还利用数字技术和3D打印,保存石窟测绘与形象数据,开展洞窟复制试验,成功完成第3窟、第12窟、第18窟等比例复制,实现了‘可拆装、可运输’,迈出了云冈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一步。”张焯说。
史家珍担任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时间并不长,正从一个考古工作者身份转变为龙门石窟的保护者、守护者、研究者。“流散海外的文物回归,因为各种原因有各种困难。我们将通过数字化技术,通过跨学科、国内外多种合作,让遗产信息回归,让文物造像回归。”史家珍说,“把文化遗产保护好、阐释好,分享给社会大众,有助于提升公众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作为中国三大石窟的紧密“合作者”,浙江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李志荣当天也受邀来到现场。她理解的文物保护是除了本体保护外,在当今数字时代更重要的是信息保护,只有把信息保全下来才能传得更久远。“这次三大石窟能够合体呈现,背后依靠的正是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物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转化。”李志荣说,这些都是数字化回馈的结果,同时让我们的研究从学术真正走向了公众。
敦煌、云冈、龙门的石窟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同是石窟艺术的宝库、“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见证。谈到未来的石窟保护研究工作,三大石窟“掌门人”纷纷表示:文物保护专业研究人才缺乏,建立专业的科研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目前,云冈石窟正在和高校联合推动“云冈学”的研究工作,张焯说,“山西地上文物第一,但是维修保护任务远远不足,彩绘壁画修复等需要大量人才,现在也在通过设立文物修复中心等多方渠道努力。”
今年国务院召开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的会议上,明确了大学在石窟寺保护方面要助力人才培养。比如浙江大学在全国21个省市做了150多个项目,在田野实践工作中培养了不少人才。大家认为,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未来充满希望。
图片均为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