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微纪录《万类霜天竞自由》

  在封丘陈桥东湖湿地,可以看到不少鸟儿在水中嬉戏河南商报记者时硕刘鸿翔/摄

  河南封丘县陈桥东湖湿地美景

  全球仅有不足千只的青头潜鸭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夜鹭

  翱翔的白鹭

  在东湖湿地,可以看到不少苍鹭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吴智星/文记者时硕刘鸿翔图/视频

  在河南封丘陈桥,黄河边的湿地曾是不长庄稼的盐碱地、村民们倾倒生活污水的“东大荒”叔侄接力,用20多年把这里变成鸟类的天堂,全球仅有不足千只的青头潜鸭也在这里安家

  “爸爸,你在哪儿嘞?”“我给湖里嘞。”

  “你又去拍鸟了?”

  “你咋知道我去拍鸟了?”“天天就知道拍鸟。”

  以上是5岁的儿子与其父亲刘东洋的对话。他们提到的湖,指的是河南封丘县陈桥东湖湿地(简称“东湖湿地”)。

  1996年之前,那里还是当地居民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的“东大荒”,而在刘继恩和刘东洋叔侄20多年的保护下,“东大荒”已经变成鸟类的天堂。

  1鸟儿是他的孩子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大雨洗礼过后,黄河边的天蓝得喜人。

  在东湖湿地深处,“叽叽”“喳喳”“啾啾”,百鸟鸣叫声不断。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叼起鱼儿吃的鹭鸟。

  湖面如镜,两只青头潜鸭在水面上游弋。虽说叫“青头”,但从远处看,它们的脑袋是黑色的,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看出那原本的色调。突然间,其身后一只青头潜鸭扑腾起翅膀,在水面上滑行了几米后,飞向天空……

  在几公里外的监控室,东湖湿地负责人刘东洋注视着这一切。

  “5月,是青头潜鸭的繁殖季。这种珍稀的鸟类存世不足千只,属于全球极危物种。”他用手指着监控屏幕上的青头潜鸭说。

  刘东洋陪青头潜鸭的时间,可能比陪儿子的时间还多。

  每天早上不到7点,他就抵达湿地。监控室是他的第一站。去年上半年,新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湿地安装了两个高清监控,覆盖了青头潜鸭经常的活动区域。

  清楚了青头潜鸭的方位后,他会扛着相机,开着电船前往湿地深处的鸟棚进行实地观测。

  船至中途,刘东洋关闭了电门,改用人工划桨的方式前行。他说,青头潜鸭是种敏感的鸟类,听到莫名的响动就会飞走,“这样做就是怕打扰到它们。”

  5年来,刘东洋像看孩子一样照看鸟儿。

  2被呵护出来的天堂

  回到办公室,刘东洋会把拍摄到的照片和数据汇集整理,并发给相关科研单位和河南省鸟类专家、郑州师范学院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长看用作科学研究。

  2012年,李长看在郑州中牟雁鸣湖发现了青头潜鸭的踪迹。第二年,他发现,5只青头潜鸭举家搬迁至40多公里外的东湖湿地。

  “陈桥东湖湿地是青头潜鸭的繁殖地,如今种群规模已有40多只。”李长看说。

  东湖湿地,是青头潜鸭和其他鸟类的天堂。该湿地园区占地约4600亩,其中芦苇地面积达1100亩。一年四季,东湖湿地中的鸟类可达156种,除了青头潜鸭,那里还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以及大鸨、中华秋沙鸭、黒鹳等珍稀鸟类。

  天堂,是呵护出来的。

  今年31岁的刘东洋脸部棱角分明、皮肤黝黑。每天,他和护鸟巡逻队的同事都会步行绕湿地巡逻。一圈下来就是5公里,一天要转三四圈。

  巡逻队员检查湿地围网破损情况,因为偶尔有人会破网进去钓鱼。一旦发现来者,巡逻队员将其厉声驱离,并快速修补围网。有时候,巡逻队员还要干保洁的活儿,替来者清理垃圾。

  天气渐暖、光照渐强,巡逻队员们被晒得一个比一个黑,他们开玩笑地以黑度进行了排名:大黑、二黑、三黑……

  3“东大荒”变湿地公园

  天蒙蒙亮,刘继恩绕着东湖湿地走了一圈。他是陈桥村党支部书记,也是第一批护鸟巡逻队员。

  现东湖湿地所在地,位于陈桥村东头,因此也叫“东大荒”。小时候,刘继恩和小伙伴儿经常去那里摸鱼、掏鸟蛋、玩捉迷藏。

  可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因为是不长庄稼的盐碱地,“东大荒”变成了当地居民倾倒生活污水的大坑。刘继恩记得,当时芦苇地的面积一度缩减至一两百亩,水越来越浑,鸟越来越少……

  199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为了保护儿时的记忆,刘继恩以每亩30元的价格把“东大荒”承包了下来。包了不能打粮的荒地,他被当地居民嘲笑为傻。

  后来,新乡来了一个姓徐的专家告诉刘继恩,“东大荒”其实是湿地,是“地球之肾”,此外,还是国家黄河湿地鸟类保护区的一部分,是为珍稀的鸟类提供食物的栖息地。

  从那以后,刘继恩购买了关于湿地的书进行学习,也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去湿地巡逻的习惯。

  2005年,刘继恩决定投资保护“东大荒”。向上级政府部门递交请示报告后,很快,他就收到了政府肯定的批复,昔日的“东大荒”被正式命名为东湖湿地公园。

  4叔侄二人的传承

  多年下来,刘继恩共投资100多万元,对东湖湿地内的环境进行保护。

  随着环境的变化,东湖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前去过冬、繁衍。与此同时,陈桥镇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刘继恩被选为陈桥镇党委委员,主抓相关工作。

  工作变动,分身乏术,保护湿地的具体工作谁去干呢?刘继恩想到了在外地上班的侄子刘东洋。

  大学毕业后,刘东洋在苏州一家新能源公司担任市场主管。每次回老家,刘东洋都能感受到村里湿地的变化,刘继恩也会给他讲一些关于湿地、鸟类、乡村旅游的事情。

  2015年春节前后,正当刘继恩的度假村筹备开业之际,他找来刘东洋,问其是否愿意回乡帮自己管理饭店、保护湿地?

  考虑了一两天,刘东洋答应了叔叔的邀约。同一年,3只青头潜鸭的鸟巢被人发现,东湖湿地成为青头潜鸭在河南的第一个繁殖地……

  5年下来,刘东洋已然变成了当地的鸟类专家,哪只是苍鹭、哪只是斑鸠、哪只是黑水鸡,听声便可分辨。在其影响下,5岁的大儿子也能分辨出十几种鸟类。

  5人水和谐、水鸟和谐,人鸟和谐

  “东大荒”变成了鸟类的天堂,东湖湿地成了黄河边上的生态明珠。

  河南省内长达711公里的母亲河岸边,明珠闪闪。黄河流经河南28个县(市、区),沿线湿地面积213万亩,占河南省湿地总面积的22.67%。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今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目前,河南省在沿黄区域已建立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财政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先后在沿黄各市新建湿地公园8处,保护湿地面积17.2万亩。

  人水和谐、水鸟和谐,人鸟和谐。李长看介绍,青头潜鸭在河南有150多只,栖息地有8处,其中有5处便是在黄河和黄河故道湿地,“经过研究发现,在东湖湿地,青头潜鸭从过境鸟变成冬候鸟,又变成了留鸟。”

  5月11日,河南召开文化旅游大会,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讨论稿)》,提出要打造文化自然融合、沿线全景贯通的沿黄河生态廊道。

  刘继恩说,目前陈桥也在以鸟类文化、湿地文化、赵源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当地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刘东洋说,他们还打造了陈桥东湖研学基地,能同时容纳500名中小学生学习历史文化、观测鸟类、进行拓展训练,“让孩子们认识鸟类、认识湿地、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0年05月25日07:24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