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的诉说


  蓝天下,疾驰的高铁列车穿过郑州城区。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本报生态保护课题组

  我叫蓝天,多少年来,我俯瞰着中原这片肥沃的土地,我爱它。

  这些年,我看着中原大地一天天富饶起来,可我的眼前却一天天模糊起来,太多的灰霾遮住了我的眼睛,我看不清大地了。

  我是蓝色的,那是拜大自然所赐。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波长较短的蓝光、靛光、紫光更容易被大气散射,天空就成了蔚蓝色。可是,当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过量的污染物,一切就变了,许多事情变得糟糕起来。

  这该怎么办?

  失去了我,才知道蓝天的珍贵

  原来人们并不怎么在意我的存在,千万年来,头顶蓝天,司空见惯。失去了我,人类才知道蓝天的珍贵。就像人只有得病了,才会意识到健康的重要。

  我发现,这几年,人类超乎寻常关注我。关注我的,不仅是人们的眼睛,更是人们的肺。人类不仅发现灰霾遮蔽了我,还发现霾里面有各种污染物,特别是一种被称之为PM2.5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小于2.5微米,能进入人的肺泡,危害健康。

  看到的蓝天少了,感受到“呼吸之痛”,有些人开始怀念我,为我拍照留念。

  2015年1月13日,郑州市环保志愿者王鹏拍下了一张以中原福塔为背景的天空照片。自此,一个民间空气观察公益项目诞生了。随着加入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拍摄地点从1个增加至5个,志愿者从1人增加至20多人。

  5年来,志愿者们每天以二七塔、千禧塔、紫荆山公园等地标为背景的天空拍摄,日复一日。到了每年年底,一年的天空实况组图就成了直观的“大气面孔”,全年有多少蓝天、多少多云天、多少雾霾天,一目了然……

  “一张张照片记录下天空影像,我们的目的就是引发公众对于蓝天白云好空气的强烈关注,不断推动全社会加大防治力度。”王鹏说,大家特别渴望蓝天,志愿者们愿意坚持做这件事。

  还有一个摄影师,他叫刘富安。2013年起,他想每天找到我,却感觉越来越难了。于是他拿着相机,去拍街头戴口罩的人们。因为他发现,雾霾肆虐下,街头戴口罩的人多起来。

  “那是几年前特有的时代印记,一张张面孔流露着当时人们的无奈、无助。”刘富安敏锐地觉察到这个题材,断断续续拍摄了数万张照片,形成“戴口罩”系列影像。

  空气净化器热销、蓝天照刷爆朋友圈、假期飞赴海南躲霾……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我倍加珍视。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进入新世纪,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工业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增加、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增,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急剧增加,大大超过了我的承载力。于是我就被灰霾遮蔽了,除非大风把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吹走,我才能重现于世人眼前。

  人们害怕失去我,开展了“自救行动”。

  2008年开始,针对煤电机组、耐火材料、水泥、砖窑、电解铝等污染严重行业,河南省持续开展综合防治,关闭淘汰了一大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生产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雾霾侵蚀我的趋势虽有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好转。

  2013年之后,形势仍不容乐观。连续3年,大气质量持续恶化,群众对蓝天白云的期盼日益强烈。

  “出门捂着脸,吃饭盖着碗,一年吃个预制板。”这是豫北曾经流行的一个段子,说的是粉尘污染之苦,虽然夸张,但在戏谑中表达着失去我的痛惜之情。

  在灰蒙蒙的雾霾笼罩下,蓝天成了人们越来越迫切的“刚需”。

  为了保卫我,人们使出“十八般武艺”

  解决近一亿人的“心肺之患”,刻不容缓。

  2016年年中之后,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向雾霾宣战的攻坚战打响了,让我有了新的希望。

  2016年7月4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在郑州召开。面临“污染指数持续上升、污染浓度持续靠前、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严峻局面,轰轰烈烈的蓝天保卫战在中原大地打响。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重镇,从宁静乡村到繁华都市,减排、抑尘、禁燃、增绿……一系列重拳出击,扭转污染加剧态势。

  我看到,为了保卫我,人们陆续使出“十八般武艺”。

  ——控尘、控煤、控排、控车、控油、控烧等“六控”,解决工地扬尘、燃煤锅炉、工业排放、黄标车、劣质油、秸秆焚烧等各类源头污染。

  ——大力推进集中供热、燃煤“双替代”,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严格落实扬尘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污染管控、监测监控体系建设。

  ——开展工业、餐饮油烟、机动车、挥发性有机物、“三散”污染等不同领域专项治理。

  为了保卫我,一个个污染源被打掉。曾经的排污大户,经历着绿色化改造的“洗礼”,面貌焕然一新。

  我看到,燃煤电厂最先改变。2015年6月,华润电力首阳山电厂1号66万千瓦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下降75%、30%和50%,拉开了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的序幕。攻坚战打响后,全省燃煤机组改造提速。2017年年底,全省6000万千瓦燃煤火电机组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清洁煤电体系。

  我看到,钢铁、水泥、焦化、碳素、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也掀起了提标改造热潮。

  2018年5月,安阳钢铁集团的厂区矗立起了3套体型硕大的治理装备,这种被称为烧结脱硫脱硝系统的“大家伙”,让冒出的烟尘变淡了,减少了硫味,也没了刺鼻感。

  同年同月,中国联合水泥卧龙公司在全省水泥行业率先完成提标改造,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量下降50%至70%,一举攻克脱硝难题,稳定达到了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100毫克/立方米以下的最低值。

  许多原本冒着黄、黑、蓝、灰等不同颜色烟雾的烟囱,排出来的烟雾变淡了。还有肉眼看不见的叫作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也成为不少工厂的治理对象。

  监测表明,2019年以来,全省PM10、PM2.5、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比2014年下降30.9%、31.7%、22.5%、76.5%、50%。

  排到天上的污染物少了,我与人类清晰相见的日子又多起来了。

  2018年河南出现有监测记录以来连续3个月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9年则增加到了连续5个月。

  要想天天见到我,还得加把劲儿

  这场为了保卫我的攻坚战,已近四年,鏖战犹酣。一年年,蓝天增多,空气逐步变澄净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悄然增加。

  拍“戴口罩”系列的刘富安对此深有体会,“戴口罩的,没以前多了。现在戴口罩的,更多是为了防晒或御寒。”这几年,身边的环境变美了,他开始拍摄飞鸟、湿地等反映生态之美的照片。

  但,灰霾还很顽固,还会时不时袭来,遮蔽着我和人类的视线。要想天天见到我,还得加把劲儿,重塑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我看到,位于内黄县的安阳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颠覆了人们对陶瓷行业的固有认识。这家企业的车间里,地面洁净如镜,全段使用天然气,全密闭管道输送,喷雾干燥塔安装治理设备,窑炉烟气实现超低排放,料仓内喷雾除尘,做到了全流程控制、收集、净化,在这里上班的工人再也不用担心会患上尘肺病了。

  因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贝利泰等40家企业今年被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评为河南省绿色环保引领企业。

  我看到,绿色发展的浪潮正在中原大地兴起,一大批企业提升生产工艺,深度治理,向“高精尖”转型。

  今年,26个重点排污行业绿色发展协会成立,3600余家企业成为会员单位。其中,17个行业协会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对行业内企业进行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和量化打分,形成绿色发展排行榜,树立典型企业标杆。

  我看到,为了激励绿色环保引领企业、绿色发展排行榜靠前企业,今年秋冬季这些企业享受政策红利,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可不停产、不限产。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与人类原本两不相干的关系。能不能见到我,留住我,呼吸上洁净的空气,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类愿意不愿意作出转变。

  2017年年底,当河南全省所有省辖市出台机动车限行措施,不少人意识到,环境是有容量的,为了留住我,必须改变一些行为。

  土方要覆盖,施工要喷淋,饭店要油烟净化,城区内不烧散煤,道路加强洒扫……为了留住我,这些新的做法要常抓不懈。

  我看到,扩大集中供热,燃煤“双替代”,淘汰老旧车辆,油品标准连续升级,青电入豫,复兴铁路货运……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也正次第实施。

  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惠民社区居民李金江,切身感受到近年来能源消费的变化。在老村用柴火、煤球做饭取暖;搬到社区后他家先是用上了液化气罐,免费装上了样式美观的电暖气片,如今又通了管道天然气。天气越来越冷,李金江家里则是卫生方便、温暖如春。

  我看到,在中原大地,绿色发展正从理念逐步变为现实,一座座城镇整洁美观了。我眼前的花更红、草更青、树更绿。

  相看两不厌,我与人们“坦诚”相见的日子越来越多了。(课题组成员:孟磊方化祎赵力文陈慧高长岭)


2019年12月29日08:20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