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出了仨农业科学家 探秘河南“全国最美家庭”


茹振钢、原连庄夫妇


全家福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杨书贞文(受访者供图)

  他,是大名鼎鼎“小麦之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农民心中的“粮财神”;她,是低调内敛的“白菜之母”,获得多个省级科技进步奖,丰富了亿万家庭的“菜篮子”。他们,就是茹振钢、原连庄夫妇。夫妻相濡以沫30多年,搞科研、克难关,还把女儿培养成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生物信息方向博士后。“开挂的一家”在5月15日第26个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又迎一喜——获评“全国最美家庭”。5月15日,记者走进茹振钢一家,探秘“幸福秘籍”。

  名片:一位装满河南“粮袋子”,一位丰富全国“菜篮子”

  5月15日,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的“百农”系列良种展示长廊,“小麦之父”茹振钢向记者如数家珍,他指着每一个样本,富有诗情地说:“我装点大地近三十年,关键是要早早把握人生的春天!”事实上,他和原连庄结婚30多年,也早已让他的家庭焕发朝气蓬勃的“人生之春”。

  茹振钢,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率领他的团队成功研究出了家喻户晓的百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百农62”“百农64”“百农矮抗58”等,累计种植4亿多亩,增产效益300多亿元,被誉为“小麦之父”。多次受到习近平、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因在杂交小麦品种选育及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原连庄,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被誉为“大白菜之母”。她主持研发的豫白菜五号填补了河南省早熟品种的空白,选育的20多个大白菜系列品种高产稳产、抗热抗病、品质优良,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丰富了亿万国人的“菜篮子”,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等。

  “不断与对方分享新的科学思维,共同擦出火花,这样才更容易成功!”茹振钢告诉记者。对痴迷科研的夫妻俩来说,工作是他们爱情的“纽带”,工作探讨是爱情的“火花”,一个个新品种是他们爱情的“硕果”。当然,他们还有一枚“硕果”——女儿茹苏珊目前正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读农业生物信息方向的博士后。

  事业赛:“10年约定”,一比高低

  爱情是什么颜色的?茹振钢夫妇的爱情是绿色的。田野是他们比翼齐飞的舞台,他们用“一比高下”抒写着浪漫的“田野童话”。

  “我和妻子生活上是朋友,工作上的‘对手’,我俩有个‘10年之约’。”问到幸福家庭的经营之道,茹振钢道出“秘籍”。

  他告诉记者,两人1984年结婚伊始,他就和妻子打赌,10年内谁先研究出好品种,对方就要给赢家做后勤服务,啥事都得听从赢家的。10年间,情系共同的“农业之爱”,两人专注科研,你追我赶,谁也不让谁,结果双方几乎同时分别研究出了新的小麦和白菜品种。

  “第一局,打平啦!那就来第二轮,再一个‘10年之约’,赌的是谁的新品种先投入种植,产生的效益最大,市场反响最好。”年近六旬的茹振钢谈到这场没有硝烟的“家庭大比武”高兴得像个孩子。“结果呢?”记者问。“结果又打平了,我的小麦为国家增产数百亿元,她的白菜种遍了大江南北。”茹振钢继续笑着,末了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人一辈子能有几个20年啊?!”

  “一比高低”赛出了“比翼齐飞”,这应该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夫妻缘:两地分居15载,百封家书话诗情

  “亲人上北京,进入繁华城,谋求新技术,饱尝北方冷,常忧你冷暖,坐卧不安宁……”茹振钢脱口而出,声情并茂地朗诵家书,这是他当年写给去北京出差的夫人的。

  “当时既要鼓励她努力工作,又不能拉她后腿”。记者笑称茹振钢是被“小麦专家”耽误的“知名诗人”,而这样的“诗意家书”,分居两地的夫妻俩一写就是15年,数百封家书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因为工作原因,我俩从1984年结婚开始就一个在新乡,一个在辉县,距离远,有时候半个月见不了一次。那时候打电话没钱,我俩就写信,其实就是写诗。”茹振钢笑着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科研工作繁忙,写诗“省事”,“还能用浓缩的文字表达浓烈的感情”。时过境迁几十年,茹振钢一字不落地深情朗诵让记者很是惊讶。“你怎么还记得当年所写?”“那是用心在写,能不记得吗?!”茹振钢哈哈一笑,把“用心”两个字说得特别响。

  家国情:妻子患癌手术无暇顾,七尺男儿“崩溃大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家”与“国”冲突了怎么办?茹振钢夫妻先“国”后“家”的故事至今为人称道。

  那一年,原连庄被查出直肠癌,在上海急需做手术。那一年,河南要申报国家十二五计划的重大农业项目,茹振钢是项目牵头人。

  那一月,茹振钢一边要到北京参加科技部组织的答辩和项目申报,一边在为推广小麦新品种多方奔走,组织了多省专家齐聚新乡开研讨会。研讨会上,茹振钢一反常态,寥寥几句发言让在座的领导感到异样,上前询问时,茹振钢终于没有忍住,在众人面前崩溃大哭。

  “真的很难平衡!”谈及往事,茹振钢连连摇头。“当时孩子在外面读书,爱人又得了这么重的病,国家的事也离不开我,你说我该怎么办?国家的事情大于天啊!”

  “夫妻之间贵在理解。我很感谢妻子。有了这种充分的理解,我们的小家才越来越好。”茹振钢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那日哭过之后,他火速离开会场,依然按照原计划去了北京参加科技部项目答辩,而后匆匆赶往上海陪护重病的妻子。

  教育经:粗放养娃,“自我管理”更重要

  “小麦+白菜=苹果!”一位河南小女孩儿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面试官前,用清脆的嗓音斩钉截铁地说。

  她叫茹苏珊,茹振钢的女儿。“我爸爸是研究小麦的,妈妈是研究白菜的,生出了一个我,我是研究苹果的。”茹苏珊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家庭。

  而她也演绎出一路“开挂的人生”:研究生被保送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拿到全额奖学金;博士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专注农业生物信息方向的研究。“孩子在农业方面的研究比起我们更尖端了,主要是计算机高科技育种,玉米、大豆、苹果等涉及面比较广”。茹振钢告诉记者。

  面对两地分居又十分忙碌的父母,学霸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原连庄坦言:“我从来不陪娃写作业,而是让女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对女儿我都是粗放式管理,我俩工作太忙,也根本没有时间。”从小学开始,原连庄就告诉女儿:“作业我只按照老师的要求签字,作业好坏你自己负责,我一个字都不会看,也不会改。”时过经年,如今的茹苏珊在同母亲聊天时也发出感慨:“感谢母亲让我从小学会自我管理,这让我在外遇到很多事都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

  “我们在陆地爬行,送你到天际飞翔;我们在江湖漂荡,送你到沧海遨游。啊!广阔的宇宙属于你,世界的未来靠你点缀!”某年的六一儿童节,茹振钢身在辉县搞科研没法回家,于是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女儿。茹苏珊告诉记者:“爸爸虽时常不能在我身边,但是我的精神支撑。”

  记者手记

  柴米油盐中不要忘记爱情

  这是今年让我最受触动的一次采访。当听到茹振钢教授深情朗诵20多年前写给夫人的诗时,我哭了,因为我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模样。那朗诵是脱口而出,他说:“用心在写,多久都不会忘”。高速运转的时代,婚姻中的爱情往往沉陷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而茹振钢伉俪用实干诠释爱情——事业上比翼齐飞,生活上充分理解,共攀科学高峰,共育栋梁之材,即使艰难险阻依旧执子之手、用力前行。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抛却田野中疯长的小麦和白菜,茹振钢伉俪像极了舒婷笔下的橡树和木棉,“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2019年05月16日07:2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责任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