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灵宝金苹果采摘园开园,当地群众庆丰收、晒丰收,处处洋溢着实实在在的幸福感。⑨6孙猛摄
9月23日,正阳县油坊店乡村民郑顺德举起一把沉甸甸的花生,露出喜悦的笑容。⑨6高万宝摄
9月23日,椒农们在火红的辣椒地里摆出“丰”字欢庆丰收节。⑨6蒋友胜摄
9月23日,游客在活动现场的粮食展示区拍照留念。当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在新郑市红枣小镇举行。⑨6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制图/张焱莉
9月23日,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农民现场表演大型稻田鼓舞,共庆丰收。⑨6本报记者王铮摄
【新郑主会场】
□河南日报记者尚杰
9月23日,新郑的红枣小镇成了欢乐的海洋,前来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的农民一拨接着一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丰收年。
会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高18米的中原丰收仓。这是以粮仓为形,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蔬为基础,由中原特色农产品堆积而成的,其周围还分布着18个装满谷物的大粮囤。主办方称,这寓意18个省辖市2018年五谷丰登粮仓满。
活动中最吸引人的当属传统的打枣仪式。红枣小镇中,300年以上古枣树就有9000多棵。在枣树下铺上被单,统一服装的女子,用竹竿将红枣打下。当天展出的磨盘枣、太空枣等红枣品种,让人们看得过瘾,也饱了口福。
让人大开眼界的是“三农”成果展。来自全省各地的50家绿色食品“双新双创”获奖企业,展出了210种产品,吸引了数千群众参观。
现场最欢乐的还属拔花生比赛。农民朋友与驻村第一书记方队在田地里展开了比赛,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画面,充满秋收趣味,带来了阵阵欢声笑语。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新郑红枣小镇作为我省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是因为新郑红枣种植已有超过8000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如今,新郑红枣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尤其是“好想你”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品牌,且中华枣乡风情游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红枣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具有农民广泛参与的基础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据悉,我省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体安排为“1+4+N”,主会场活动在新郑举行,4个分会场即原阳分会场、正阳分会场、灵宝分会场和柘城分会场,同时还有N个系列活动,包括农产品采摘、农事体验、民俗表演、技能比赛、美食品鉴、特色农产品展示、电商促销、农民体育赛事、文化教育、乡村旅游等,力争覆盖所有涉农县(市、区),充分展示我省悠久厚重的农耕文化、农业发展新成就、农村改革发展新变化、中原农民新形象。③6
【北部分会场】
稻田响起“丰收鼓”
□河南日报记者赵同增本报通讯员卞瑞峰
敲出农民精气神,舞出丰收喜与乐。9月23日上午,在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的稻田里,作为我省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分会场之一,“黄河鼓魂”大型稻田鼓舞大赛正式开幕,来自全县的38支盘鼓队、725名农民鼓手盛装登场,用气势恢宏的“丰收鼓舞”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记者在现场看到,百余亩稻田被纵横交错的田埂分开,这一条条一米宽的田埂就成了鼓手们的“舞台”,大家动作整齐划一、粗犷豪放,鼓声高昂激越、喜气洋洋,尽显黄河儿女的豪迈热情、丰收喜悦。
原阳盘鼓是名副其实的“丰收鼓”。据介绍,原阳盘鼓历史悠久,唐代曾被敕封为“大得胜”,一直是当地农民庆祝丰收和节日的“压轴大戏”。如今,原阳县有100多支盘鼓队,频频参加国内各项赛事,曾获得文化部“群星奖”等大小奖项近200项。
“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敲起鼓来尤其带劲!”56岁的女鼓手、路寨乡曹庄村农民别振朵脸上挂着汗珠,笑容格外灿烂。庄稼连年丰收,村民们又搞起副业,曹庄村2014年摘掉了“穷帽子”,去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是党的好政策让曹庄人走上了致富路,我们开心的鼓声一是庆丰收,二要谢党恩!”别振朵兴奋地对记者说。
鼓手敲得酣畅淋漓,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半个小时的开场鼓舞,太平镇菜吴村农民吴振邦不停地欢呼、鼓掌。吴振邦说,鼓点敲到了他的心坎上,引起了他的“共鸣”。
吴振邦在稻田里“种”泥鳅,今年水稻、泥鳅“双高产”,泥鳅每亩卖出1000元,生态水稻价格是普通水稻的3倍以上,每亩稻田的利润比普通稻田翻了一番。
据了解,原阳县已发展稻田养蟹、稻田养鳅等立体生态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不断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原阳大米”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现场观看鼓舞的原阳县农林畜牧局高级农艺师张宝光告诉记者,今年原阳县夏粮播种面积105万亩,总产量50.6万吨,秋粮种植面积89.8万亩,预计总产量40万吨,“比去年稳中有增,丰产丰收已成定局!”③6
【西部分会场】
苹果长成“摇钱树”
□河南日报记者王小萍本报通讯员王雪红李均友
9月23日,灵宝市“亚洲第一高山果园”寺河山上,农民朋友们擂响锣鼓,跳起欢快的舞蹈,喜迎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在百年老果园里,红彤彤的大苹果挂满枝头,“中秋快乐”“心想事成”“寺河山欢迎您”,苹果上贴着的吉祥话儿吸引游人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今年的苹果个头大味道好,价格也比往年高1到2元。”果农霍建州高兴地说。霍建州老两口种了20亩苹果树,每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苹果树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据悉,三门峡灵宝市是我省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四个分会场之一,三门峡市组织灵宝苹果采摘季活动,吸引了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嘉宾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果农们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处处透露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灵宝地貌特征为“七山二塬一分川”,海拔8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是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的发源地,曾连续3年居全国苹果产业品牌价值县级市第一位,被誉为“苹果之乡”。
目前,灵宝市林果总面积115万亩,其中苹果90万亩,产量14亿公斤,从业人员50万人,年产值42亿元。苹果产业带动了关联产业蓬勃兴起,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家,果品交易市场15个,经营网点300多个。果制品有果酒、果酱、果沙、果醋、果汁、果胶等十大系列29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到韩国、日本、荷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③6
【东部分会场】
争当“辣椒种植王”
□河南日报记者王平本报通讯员刘梦珂刘关心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四大分会场之一的柘城分会场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辣椒种植王”大赛正在激烈进行中。
现场,来自慈圣镇、岗王镇、远襄镇、牛城乡的四支代表队参赛,每支代表队有五位种椒大户,大赛规则是将每棵辣椒上的辣椒全部摘下来称重,单棵所摘辣椒总重量最重的椒农即夺得“辣椒种植王”称号。
四支代表队的20位椒农,满怀丰收的喜悦,手持刚刚采摘的辣椒走上舞台,你看看我的辣椒,我看看你的辣椒,都称自己的辣椒最高产。在第一轮各代表队进行的内部淘汰赛上,每个代表队自行评选两名种椒大户参与最后的大比拼,现场围观群众纷纷为自己支持的代表队加油打气。
经过第一轮淘汰赛后,八位椒农进入最后的角逐。经过工作人员现场采摘和称重,最后,来自远襄镇官张村的种植大户张道坤种植的辣椒单株重量达3.63千克,成为今年的“辣椒种植王”。
“我今年种植辣椒60亩,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光种植辣椒这一项,一年就能收入近20万元。”张道坤自豪地告诉记者。
“中国辣椒之乡”柘城今年辣椒喜获丰收。该县辣椒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干椒12万吨,年交易量达60万吨,年交易额突破70亿元,年出口创汇2亿元,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交易中心和生产出口基地。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拼出“丰收中国”的字样,万名农民欢聚在这里庆祝节日,共同祝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③5
【南部分会场】
花生集市惹人醉
□河南日报记者杨晓东本报通讯员黄华刘辉
拔花生、剥花生、做花生、品花生……9月23日,在我省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正阳)分会场,一个个以花生为主题的活动让人眼花缭乱,现场呈现出一派丰收祥和的欢乐景象。
“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正阳县是“中国花生之都”,是全国唯一以花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正阳花生”是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该县常年种植花生170多万亩,年产花生53万吨,占全省花生产量的八分之一,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
近年来,正阳县围绕花生产业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延长花生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花生油、花生蛋白等系列产品加工,引进了多家知名上市企业。建起了正阳花生机械产业园,38家花生种、收、加工机械研发企业年产机械6万多台。
丰收节前夕,正阳花生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全国2000多家花生企业的报价,正阳有了话语权。
作为全省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分会场之一,正阳县精心安排了“花生高产大赛”“花生高峰论坛”“花生集市、电商助力”等12项活动。
63岁的寒冻镇史庄村贫困户谢小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今年种植花生20多亩,亩产300公斤以上,参考往年价格,老谢说他的保守收入也在3万元左右。在当天的丰收节文艺演出现场,老谢和其他5户贫困户被县里表彰为花生高产户。接过大红的荣誉证书,老谢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天是我这辈子最高兴的日子,在俺农民自己的节日里,我不但受到了表彰,还将甩掉压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你说俺心里咋能不高兴!”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