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原“红色地图” ㉑丨豫西边陲“红色据点”——探访三门峡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

  青少年参观刘少奇旧居 赵闪/摄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1998年4月被三门峡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河南省命名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

  在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关镇海露大街,一座“目”字形三进院落清幽古朴,门楣上挂着写有“刘少奇旧居”五个大字的匾额,旁边灰色砖墙上“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的牌子格外醒目。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196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由三处组成。一处是设在海露大街的刘少奇旧居,一处是设在海露北街的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一处是设在小寨村的兵站站部。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1985年,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成立。”9月12日,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工作人员李杰说,“战争年代,兵站站部和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周围全是土崖,土崖下是一排颇具规模的窑洞。险要的地势,使那里成为兵站存放物资、开会和学习的最佳场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年初,华北沦陷;1938年5月,豫东大片土地相继沦陷,河南形势严峻。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兵监部渑池第三办事处——渑池兵站在渑池县小寨村建立,这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设在豫西的一个公开机构。此后近两年时间里,渑池兵站到黄河边的南村渡口一段,成为八路军太行总部通往延安的交通要道。

  “八路军渑池兵站初建时,主要任务是训练干部士兵,一旦豫西沦陷,即为武装斗争做准备。由于抗战形势变化,日寇一时难以西犯,兵站的工作重点也有所改变,主要是中转作战物资、接送保护过往干部、掩护地方党组织召开会议等。”渑池县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上官丛蓉说。兵站从建立到撤离的近两年时间里,共接待过往干部1000余人。邓小平、杨尚昆、刘少奇、彭德怀和印度援华医生巴苏华、柯棣华等先后在兵站停留,由兵站护送过境。

  1938年11月,刘少奇赴任中原局书记途中,在渑池兵站停留近两个月。当年12月20日,他在兵站召开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又称渑池会议),会议历时7天,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将豫西特委改为豫西省委,将下属的五个中心县委改为五个地委。渑池会议在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刘少奇在渑池起草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并利用电台指导中原局的抗战工作,还主动接触一些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地方政府官员,做党的统战工作。渑池会议之后,刘少奇还指导豫西省委在渑池举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并讲授了中共党史。在第一期训练班上,刘少奇首次宣讲了《共产党员的修养》。他撰写的《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随后被修订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渑池会议和随后的两期党员训练班,为豫西各级党组织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力量,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官丛蓉介绍。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198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93年12月被三门峡市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三门峡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河南省命名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如今,这里每年有8万到10万名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学习参观,为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战运输线上的战士

  八路军渑池兵站原貌本报资料图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赵闪

  “在一次运送战略物资的途中,我们遇到了日寇战机的轰炸。一颗炸弹就落在我的车旁,当场把拉物资的驴炸死了。牲口可是老百姓的依靠啊,我们筹集了一些银圆,赔给了驴的主人。又找附近的老乡借骡子马匹,继续把物资送到了前线。”近日,三门峡市97岁的老战士严自钧回忆。

  据渑池县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上官丛蓉介绍,严自钧生于1922年,1939年6月到渑池兵站运输排当兵,负责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运送物资。

  1938年春,华北沦陷,日寇在河北、山西等地烧杀抢掠,涂炭生灵。八路军东渡黄河和国民党军队协同作战,以中条山为屏障与日军激战。由于当时大兵压境的紧张局势和国贫民穷财力困乏的经济条件所限,抗日前线物资严重短缺。1938年至1940年,党在渑池县城和黄河北侧的关家、新庄等地设立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兵站(俗称八路军兵站)。当时,八路军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辖26个县,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之一。八路军作战所需的战略物资大都由西安、洛阳用火车经陇海线运到渑池车站,再由兵站安排的民夫、车辆、牲口等运力运往南村渡口,继而运往前线。

  “由于八路军的群众基础好,纪律严明,是实实在在抗日救国的军队。所以,当地群众都是自发支前。”严自钧说。

  严自钧回忆,最困难的就是从兵站经渑南公路,途经坡头村、段村到南村渡口那段路。道路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上山到顶、下沟至底,弯弯曲曲,往返一趟需要3到4天。他们起早贪黑赶运前方急需的弹药辎重、粮草物资,由于负荷重、道路险,许多民夫、牲口因饥渴劳累病倒在途中,不时有人畜伤亡的事故发生。1939年年底,严自钧身患疾病不得不离开队伍休养。身体康复后,他又先后参加了白晋战役、晋南战役、解放豫西、淮海战役、青海战役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双椒一药”富乡亲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 通讯员 段涛

  “去年花椒价格高,每亩花椒能收入1.3万元,群众光靠卖花椒,腰包都鼓起来了。”9月12日,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6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朝说。该村3200亩耕地全部种上了花椒,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随着来自山西、河北、四川等地的客商越来越多,不召寨村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原花椒第一村”。

  近年来,渑池县以其独特的红土地和自然气候资源,大力推进“双椒一药”(花椒、辣椒、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随着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业布局不断完善,产业链条继续延长,“双椒一药”已经为该县脱贫致富按下“快进键”。

  为鼓励群众大力发展花椒、辣椒、丹参等产业,对深度贫困村、贫困村和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该县财政每年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1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去年,渑池县举办了首届花椒乡村旅游采摘节,建成5个花椒专业示范村和渑池花椒交易市场;依托全县6个辣椒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扩规模、提品质,让“渑池辣椒”俏销贵州、重庆等地;通过天沣中药材种植基地、博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擦亮“渑池丹参”品牌,积极打造张村丹参特色小镇

  目前,该县花椒种植面积达30万亩,辣椒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双椒一药”的种植范围已覆盖90%以上的贫困户,贫困户户均种植面积达2亩以上。

  同时,渑池县建立了“专家联系产业,部门联系乡镇,技术专家联系贫困村、贫困户”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扶贫机制,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贫困户”等形式,确保了产业扶贫效益稳定、贫困户收入稳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有保障。

  在渑池,搬离家园的贫困群众同样走上了幸福大道。在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华辰社区,来自14个村的247户贫困家庭搬出了深山,住上了崭新的楼房。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题,该社区配套建设了泰业利民箱包厂扶贫基地。

  “我们加工的箱包供不应求,在这里干活计件发工资,我每个月不仅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到患病的家人。”今年52岁的张润勤去年7月搬到社区,随后就被安排在工厂工作。她娴熟地踩着缝纫机,“哒哒哒”的机器声唱响了幸福新生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文 胡楚云/视频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 通讯员 赵闪

2019年09月17日09:25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