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收麦啦!


  僧人们将割好的麦子扛起装运


  “洋弟子”马克正在割麦


  武僧延岑正在编辑视频


  少林寺的收麦场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程贺文许俊文摄影

  又是一年麦穗飘香的季节,嵩山少林寺的禅耕农场迎来了忙碌的收割时间。

  6月14日早晨,幽静的少林寺内,游客尚未到来,武僧和洋弟子们就已经戴好草帽,领取草镰,排队等候前往少林寺常住院对面的少林寺禅耕农场。

  这里,麦地一片金黄,层层麦浪在阳光下翻滚着,葱郁的远山与金黄的麦子交相辉映。

  老师父现场分好工,弟子们一字排开,弯腰开镰,蝉鸣中伴随着割麦子的声音,传递出丰收的欢乐。

  放下镰刀坐在地头剪视频武僧抖音上传递少林禅耕乐趣

  武僧延岑割完小憩时也没闲着,他坐在树荫下,专注地玩着手机,原来他正在用剪辑软件裁剪拍的收麦视频,不一会儿各种镜头拼接成的视频已传到了自己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延岑带你看少林”中。

  延岑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说:“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用自媒体宣传少林文化,禅耕并重、以耕悟禅是少林寺的传统,所以也想通过短视频让网友感受少林寺收麦子的气氛和内涵。”

  收麦子劳作的身影中,还有几位“小武僧”,师父为他们选择了一块麦子相对较矮的地块,最小的敦珠只有五岁,手握不住镰刀,他就来回抱麦子。

  师父现场传授割麦技巧“洋弟子”第一次割麦欢乐多

  坡地麦田地块,需要爬上堤台,兴致高的“洋弟子”拉着树枝上演起“飞檐走壁”。

  来自塞尔维亚的马克,已经是第二次参与割麦,去年割麦子的经验,让她今年技术熟练了不少,速度也明显比其他外国友人快很多,早早稳居第一。

  看到自己优势明显,她还会在麦丛中拍照作乐。马克说,日常练的功夫也有助于割麦子,她的国家也有麦子,但平时没有割麦的机会,没想到第一次割麦子是在中国,“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27岁科特迪瓦小伙儿延明,在人群中有些“抢眼”,额头上的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在少林寺习武一年多的他,还是第一次收麦子,刚开始掌握不到要领,总是将麦子连根拔起。当他有些苦恼时,师父跑过来现场亲身示范,“速度要快,顺着镰刀的方向,就不会把土带起来了!”

  延明连连感叹师父厉害,在师父的不断指导下,他的割麦技术逐渐熟练,听到师父夸赞“verygood”,延明开心地笑了起来,干得更起劲了,渐渐加快割麦速度。

  尽管有些生疏,但延明觉得,割麦相比学功夫还是简单好学很多,“不管学什么,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学得快”。

  他说,“没想到在少林寺还能体验在田里劳作的生活,这让自己很难忘”。

  少林禅耕农场小麦产量有望达到十二万斤

  少林寺禅耕农场的负责人延子法师介绍说,今年的小麦总体长势很好,150亩大概亩产能达到800斤左右,估计一共能收获十一二万斤小麦,主要用于寺院僧人日常食用和慈善施舍。

  谈到“洋弟子”,其表示,少林寺提倡农禅并重,外国弟子在学习少林文化的同时,农作也是少林文化的一部分。“以农入禅很快乐,不管是种还是收都需要专注心,我们修禅的时候也需要专注心。”


2019年06月15日08:35 来源:大河报 责任编辑: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