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传统皮影戏,演唱前有很多人们不知道的规矩,代代传承几百年

  这天,恰逢河南省罗山县子路镇孟塝村观音寺庙会,有幸目睹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罗山皮影戏,亲身感受到了罗山传统皮影戏文化底蕴的厚重……

  "前三皇哎后武帝,年长哎久我远……”一阵鞭炮声,皮影戏班子领班人按照祖祖辈辈传下的规矩,向神灵叩首鞠躬,向皮影子举酒施礼,用纯正的罗山腔,拖着嗓子唱开了。

  受演人要在影帐前贴对联

  受演人送来祭品

  皮影艺人要在影帐前烧香祭神

  影帐外四周也要烧纸

  影帐内布置有神位

  受演人磕头求平安

  影帐内洒酒祭拜皮影子

  这个皮影戏班子有5位老艺人,其中三名是乐器师。领班人名字叫陈光辉,今年72岁了。陈光辉是该县周党镇中心街人,他15岁投师学唱皮影戏,对皮影戏痴迷一生,是国家级“非遗”罗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 陈光辉介绍说,罗山皮影戏源于明末清初,因这里与湖北交界、安徽毗邻,聚“豫韵”、“楚风”和“皖情”三省之精华,孕育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罗山皮影戏的唱腔独特,用地道的豫南方言作基调,加以把信阳民歌里的精华,巧妙地融合在皮影戏唱腔里,高亢、优雅、甜润、粗犷。

  皮影戏台子上挂的皮影子也很有讲究,挂的皮影子分大、中、小三道线:大线上挂的是蟒袍、官补、卦衣、文武净、花披等;靠子、马褂、衬衣等便于武打的皮影子挂在中线上;小线上挂的是女式影子。演员在演唱时如需哪种人物,可顺手选取。

  罗山皮影戏的剧目究竟有多少本,谁也说不清楚。“天下有多少故事,罗山人就能唱多少皮影戏。”这样形容罗山皮影戏剧本的多少一点也不过分。自古以来,罗山皮影戏都是师傅口传心授。在演出之前,由师傅说戏,术语叫“拍路子”,演员只要记住故事情节,便可上台演唱,所有脚本都是“过桥本”即“戏路子”。

  罗山皮影戏也称“吉祥戏”。当地人们哪家儿女结婚、老人过生日、给小孩办“满月”以及庙会上还愿,都要请一班皮影戏唱一天。因此,哪里有喜事,哪里有庙会,哪里就有皮影戏。(王天定文/图)

2018年11月13日08:48 来源:摄影新视野 责任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