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街不止红墙配咖啡


郑州海滩街一角(资料图)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郭慧颖

  在每个城市每条街,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无论是红砖绿瓦还是斑驳的铁锈,无论是清晨的喧嚣还是午后的懒倦,藏着人们的无尽念想……近日来,记者走访了有“郑州798”之称的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可让人瞬间逃离“996生活”并有创意涂鸦拍照圣地之称的瑞光文创园……探访郑州“老街换新颜”计划仍旧继续,这次记者来到的这条老街,因红墙配咖啡火了,但却被当地“土著”称作“老旧街”。

  海滩街有什么吸引人的?

  出了地铁口走不远就是海滩街北面入口。海滩街和周围其他建筑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一排红色的房子,大老远就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由于是工作日,又是在疫情期间,海滩街上的游客很少,并且街上的店铺大多都是关门歇业的情况。

  两三个老人搬着椅子坐在家门口晒太阳,过路的汽车小心地躲避着过路的行人,卖面条的商户骑着自行车运着一袋又一袋的面粉,工人站在木质人字梯上叮叮咣咣粉刷翻修着外墙,被风吹得响不停的风铃,刚落在地上的枯叶又重新被风卷起……

  不到五分钟就能走完的海滩街,站在北头一眼就能看到南头海滩街,在秋景映衬下并不热闹反而显得有些萧瑟的海滩街,静谧之下又略显嘈杂的海滩街,不以拍照为目的的人看到这些不免会有些失望,因为这里恐怕没有故事了。

  年轻人眼中的海滩街

  记者在一家咖啡店前询问两个年轻女孩是否来此拍照打卡的。“不是。”一个女孩答道:“刚在附近做完核酸检测,来这里遛个弯,顺便买杯咖啡喝。”记者又问她是否了解这条街?女孩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只知道这条街以前是个特别老特别破的街,现在好多人来这里拍照打卡。”和她们挥手道别时另一个女生打趣道:“让你跟风,被问住了吧。”

  在为数不多开着门的临街店铺中,记者找了宠物鸟店、理发店、采耳店、修空调的店,想要在这些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店铺里找故事。但在这条街上来来回回走了三四趟,想着是否要打道回府时,记者发现一位老人正盯着自己看。

  老街虽“旧”,但留给老人一段情怀

  “这条街你说有啥看的?拍拍照有啥用?就是玩儿了吧?”王奶奶今年88岁,眼神不太好但口齿清晰。上世纪50年代从开封迁到郑州后和丈夫一起大半生都住在海滩街,他们是郑纺机的老工人,一家七口人四个都是郑纺机的工人。

  “刚来的时候,这是一片大荒地,往南走还有两条臭水沟。”王奶奶说那时候日子艰苦,最早只有他们家和另外三四个家庭居住在这里。“那时候还害怕呢,尤其是到晚上。周围一片荒地人又少,晚上睡觉心里发慌。”当时厂房宿舍没建好,王奶奶他们先暂时安置在了海滩街,住得久了便不愿意搬离了。

  “告诉你我为啥不想搬吧,宿舍楼两家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那时候每家孩子也养得多,人一多难免磕磕绊绊。”王奶奶说,住在海滩街上清净,房子不够住了再向外垒一点,总能让一家几口住进屋子里来。

  记者坐在老人身旁的石阶上,听老人讲着她的故事。老人偶尔会重复地讲同样的事,讲得尽兴了就拍拍记者的手。

  “想想以前的日子也不错,工人们也下苦功夫。”王奶奶说让她觉得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工作之余抽空到哺乳室给孩子喂喂奶,听一起喂奶的工人讲纺机厂的故事。“那时候住房条件差海滩街地势又低,一下雨顺着土坡就流到屋里去。”听说一下雨,郑纺机一个主任就挨家挨户上门询问情况。“他那个语气我现在都还能记得,真贴心。”

  老街与老人的相互鉴证

  下午的阳光将树叶影子映在墙上,斑驳的树影在墙上摇曳,伴随着风铃悦耳的声音,记者问她可觉得现在的生活幸福?王奶奶说道:“时代不一样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好。”王奶奶想念着曾经郑纺机的辉煌,想念着工人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奋斗,想念着年轻时代的干劲。“现在孩子们都已成人,工作生活稳定。我每个月拿着退休金,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我觉得这日子挺好。”

  跟王奶奶道别之前她说,她见证了海滩街的历史,这是她不愿搬走的原因。虽然现在来海滩街拍照的人没一开始那么多,但是一面墙和一张照片是介绍不了一条街的。拍完照就走,看起来留住了记忆但其实什么也没留下,能留下的只有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年轻受苦不算贫,年老才叫贫。你都是年轻一辈的人,年轻人得好好干。”


2021年11月12日08:05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报 责任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