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爸爸”辞职创业 与陪伴孩子两不误

以鲁班锁为例,给小朋友讲解传统木工榫卯工艺。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吉小平通讯员谢芳郑雅静文图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双减”政策的推进,父亲这一角色在育儿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父爱教育”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缺位广泛存在,能改变吗?”在洛阳,有一位自认为曾经很“笨”的爸爸,正在致力于改变这一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父爱教育基本没什么人去做,我比较勇敢,愿意尝试去回答这个社会问题。”这是笨爸爸工房创始人张旭健的答案。

  凭着这份勇气和热忱,这个“南漂”出身,从事多年金融,后辞职自主创业、探索父爱教育的甘肃汉子,一手创办出了“笨爸爸工房”这个填补国内“父爱教育”领域空白的社会品牌,打造一个“让爸爸与孩子疯玩的地方”。

  种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

  走进位于洛阳市洛龙区文化双创产业园的笨爸爸工房总部,两侧的墙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木工作品,特制的亲子木工桌旁,一对父女正在一起用砂纸打磨着一只憨态可掬的木制小象……这是一家以木工手作课堂为主题的亲子空间,“所有的手作工具和桌椅,都是我们根据父亲和孩子的需求特别研发制作的。”笨爸爸工房的创始人张旭健介绍,“不少爸爸第一次来还不习惯和孩子单独相处,来的次数多了,和孩子的关系也变得亲密了。”

  同为父亲,张旭健很能理解这种感受,这也正是他创办笨爸爸工房的初衷。

  工作中张旭健是笨爸爸工房的“爸爸”,生活中他是两个女儿的爸爸。创办笨爸爸工房前,张旭健在金融领域打拼,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孩子的事情几乎都由妻子包揽。久而久之,他和两个女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同时也帮助更多像自己这样的父亲有机会多陪伴孩子,2016年,张旭健一家从广东搬回妻子郭晓利的家乡洛阳,和从事社工服务的妻子共同发起了笨爸爸公益项目。在初期的探索后,很快确立了由爸爸陪伴孩子做木工的父爱空间模式,一年后转型为社会企业发展至今。

  扎根:最困难时,全公司只有三个员工

  “笨爸爸”这个名称的由来,源自于胡适先生的一句话:聪明人也要下“笨”功夫。张旭健就是这么一个能下“笨功夫”的人,当初毅然辞职创办笨爸爸工房,是下“笨功夫”,突破公益项目难以规模化发展的限制进行转型,也是下“笨功夫”。

  以往,公益领域里大多数项目都是“输血性”的项目,没了外界资金的帮助便难以存续。公益项目的市场化是一片少有人涉足的区域。“找不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父爱教育的理念就很难推广,我做这个项目也就失去了意义。”面对未知,张旭健没有退缩。过去在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和妻子的社工背景,给了他很大帮助,张旭健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摸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笨爸爸工房刚转型为社会企业、尚未打开市场时,经历了一段低谷期,最困难的时候全公司一度只有三个员工,是几个老客户的不断鼓励,甚至亲自出面拉来资源,让张旭健看到了“笨爸爸”的意义和未来,最终带领核心团队共同挺过了艰难的转型初期,实现了市场化运营的同时,还获得了“最具发展潜力社会企业”、“中国好公益平台‘优质公益产品’”等多项荣誉,让“笨功夫”有了回报。

  成林:洛阳是一座给我力量的城市

  笨爸爸工房在洛阳扎根、成长,也尽力反哺着城市。

  今年5月,笨爸爸工房收到了洛龙区政府抛来的橄榄枝。将店面搬迁至消费力旺盛、文旅产业发达的洛龙区,无疑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双方一拍即合,笨爸爸工房将总部开到了洛龙区文化双创产业园,开启了企业运营的新阶段。

  虽然转型为全国品牌拓展型企业,但“笨爸爸”作为社会公益项目的底色没有改变,通过公益课、志愿服务等方式,笨爸爸工房将“父爱空间”的概念和亲子木工课带向社区、学校等机构,与社工服务相结合,帮助更多的家庭。来到洛龙区后的几个月内,笨爸爸工房已经在多个社区开展了大大小小30多场公益活动。接下来,张旭健希望与高校合作,让“父爱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尽管笨爸爸工房已经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并在珠海、杭州、银川等33个城市开设了分店,但张旭健从未想过离开洛阳。一家风投公司曾经向张旭健开出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唯一的条件就是笨爸爸工房接受投资后要将总部移至深圳发展,被张旭健坚定地拒绝了。“我相信洛阳这座城市会一直给我力量。”今年以来,洛阳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的一系列举措,让张旭健看到了新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曾经的“南漂”,张旭健懂得青年在城市扎根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也乐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洛阳的教育环境更美好,社会服务更完善,让更多的青年在这里成家立业。谈及未来,张旭健踌躇满志。

  “就像树木一样,土壤给它养分它也会回报土壤。洛阳就是这样一片土壤”每天和木头打交道的张旭健在说起笨爸爸工房扎根洛阳的决心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他笃定的语气中,既是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的敏锐嗅觉和超前规划,更是作为一名“新洛阳人”渴望回报城市、建设城市的一腔热忱。


2021年10月29日09:13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报 责任编辑: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