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为在袁老遗像前献花、鞠躬



群众自发来到殡仪馆门口设置的临时悼念点

  大河网讯大河财立方记者王鲁峰陈沛裴熔熔王灿文朱哲摄影

  5月22日下午1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这片大地。

  是夜,长沙悲恸,全国无眠。

  护送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的殡仪车队,所到之处,百姓列队泪目相送,车辆鸣笛致哀;冰冷雨天,一束束鲜花渐次堆放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铺就一座百姓追思缅怀的“鲜花丰碑”。

  对全国百姓来说,袁隆平那么远,又那么近。这位“从泥土中来,到白云中去”的长者,是被人仰望与传唱的科学巨匠。他将论文与成果书写在大地之上,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操了一辈子心。

  痛兮,国之脊梁乘风归去;叹兮,一代宗师终成绝唱。

  惊悉噩耗举国悲痛,“多么希望是假消息”

  举国悲痛的噩耗,突然降临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记者赶到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希望目送袁隆平院士人生最后一程。绵绵阴雨中,不少市民陆续捧着鲜花赶到现场。

  “多么希望是假消息!”手捧一束雏菊,来长沙旅游的开封市民赵先生,反复向记者表示不敢相信。在赵先生的眼里,袁隆平的事迹更多来自书本,但他更理解这位老人对中国的意义。看到新闻后,赵先生与妻子当即改签车票,直奔医院,“希望能目送袁公最后一程”。

  米香益清,功满人间。一名与袁隆平有密切交往的长沙当地人士告诉记者,他听闻该消息十分悲痛,不愿相信。他说,袁隆平院士一辈子致力于农业的发展,经常对长沙当地农业企业给予无私指导与帮助。

  正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所言,“因为有您,我们在稻穗底下好‘乘凉’,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中国脱贫攻坚更有成色。无论端起饭碗,还是稻花香里说丰年,我们想的都是您。”

  夹道送别|“袁爷爷,一路走好!”

  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四面八方向医院拥来,自觉地在殡仪车的必经之路排成两排,没有嘈杂的声音,肃穆且沉重。

  5月22日16时22分,护送袁隆平院士的殡仪车,缓缓从医院中驶出。看到殡仪车驶出,在场市民不约而同身体前倾,齐声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殡仪车所到之处,市民纷纷停车让行,鸣笛致哀。

  16时45分,殡仪车经过袁隆平院士生前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进入研究中心绕行,重走他曾经生活、工作时的道路,而后驶向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大量行人沿途冒雨送行,献花致哀。

  吃米不忘育稻人,雨夜不眠追英雄。没有人在意雨夜的冷风,他们在殡仪馆门口临时搭起来的吊唁大棚前,一个接一个,三鞠躬,送上鲜花,有序离开。

  “袁爷爷,走好!”稚嫩的童声伴随着大人的低声呜咽。

  一对9岁的兄妹,小心地把一张彩笔画放在悼念的花丛前。画上有红领巾和一个敬礼的小男孩。纸上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致敬缅怀!”

  夜里11点左右,来自河南漯河的张女士和爱人带着女儿小渔儿来到现场悼念,“孩子小,不像我们这一代了解袁老的功绩,我希望下一代能铭记温饱生活的由来。”张女士站在人群中,拿着手机,给女儿念着一篇文章:《袁隆平逝世,我们为什么如此悲痛》。一字一句,道出至伟功绩;一情一感,泪洒潇湘雨夜。

  沉痛悼念|稻菽翻浪送君归

  5月23日上午,细雨如丝,哀思如许。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门前,从早上六点多开始,悼念的人流就没再停歇过。步行1公里多,排队一个多小时,只为在袁隆平院士遗像前献束花、鞠个躬。

  1公里多的长路上,全是捧着鲜花缓缓前行的人。队尾维持秩序的派出所民警,嗓子都哑了,不断提醒大家戴好口罩、提前打开健康码。

  外卖小哥来不及摘下头盔就捧着鲜花排入长队;更有长沙的市民、学生,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地同学、网友、朋友之托,送上鲜花。

  黄菊、白菊、小雏菊、百合、白玫瑰、粉玫瑰、风铃、满天星……长沙一座城,鲜花紧俏,菊花更是已卖空,只为一位老人。

  “沉痛悼念,袁老先生!”“爷爷,感谢您的付出!一路走好!”“袁爷爷,谢谢您!我们会爱惜粮食的。”“国士无双,先生千古。袁老,谢谢您,让我们远离饥饿”……现场寄托哀思的话语,令人泪目。

  明阳山殡仪馆明阳厅内,袁隆平院士的遗像已经挂起。赶了好远的路,排了许久的队,只为恭恭敬敬地在这里给袁爷爷鞠个躬。

  缅怀英雄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

  袁隆平院士离开的这一天,每一个不饿肚子的中国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缅怀、致敬。因为,袁隆平离我们是“那么近”,每个人都好像和他有“一面之缘”——有人在课本上,有人在饭桌上,有人在人间里。

  5月23日下午3点多,雨越下越大。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排队等待进入的悼念队伍,逶迤数里地。这里,到处都是袁老的影子。

  门前小巷里,路两侧的青砖墙,成了“诗墙”。一首首述说着袁老与稻粱的诗歌,镌刻在墙上。其中一首这样写道:“一副老农容,满身粗布服。春寻野稻苗,秋验杂交谷。不计个人劳,只求天下足。伟哉科学家,民族脊梁骨。”

  研究中心院内,是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实验室、杂交水稻展览馆等。院内池塘含悲,小径伤心。那位无数遍在此散步的老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2007年来这里上班,在院内散步时多次遇见过袁老,人很精神、很和气,对我们都很好。”研究中心门口一位中国邮政网点的工作人员黄女士说起袁老,几欲哽咽。

  在附近居住的滴滴司机王先生,今天无心工作,坐在研究中心门口屋檐下,一遍遍在网上刷着有关袁老的视频。听到记者在采访,自告奋勇带路,探访袁老生前的住处与经常光顾的理发店。

  一位到现场悼念的长沙商界人士,打开自己的朋友圈向记者展示,满屏追念,感人肺腑。在易逝的互联网时代,全网超72亿次的线上追思,沉淀成这个时代的精神脊梁。

  杂交水稻展览馆内,有一尊袁老摇着蒲扇、躺在禾下乘凉的雕塑,吸引了众多悼念的人,前来合影留念。

  “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

  “有个稻穗下乘凉的老人,在稻穗的香气中睡着了!”


2021年05月24日11:17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