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产学深度融合 传帮带共同发展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中专班学员,在夏邑县北岭镇刘集村油桃种植基地交流管理经验。

  大河网讯大河报记者陈海峰通讯员夏天文图

  “返乡创业发展合作社之前,我外出打拼多年。现在我是不能走,也不愿走,乡亲们发展高效农业离不开我!”5月11日,夏邑县北岭镇孙后寨村支部书记孙坚说。据了解,夏邑县将农民中职教育办到村中,实现了农民不出村就能学到科学知识、致富技术,更是培养出了一批批扎根农村发展高效农业的带头人。

  为乡村振兴培养高效农业带头人

  据介绍,2013年,孙坚受北岭镇政府的邀请,返乡创业建立瓜菜合作社,投入300多万元,流转土地1000亩,带领群众种植“8424”西瓜。为提高群众种瓜技术,他邀请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简称:夏邑县农广校)把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班办到村,自己更是报名参加学习。第二年,带领该村发展种植大棚2000多个,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带动全村50余户贫困户320余人稳定脱贫,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小镇”。

  通过镇党委政府和夏邑县农广校的培养,孙坚的身份不断变化,新型职业农民、党员、村干部、村主任,今年村支部换届他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他离不开群众,群众也离不开他。

  孙坚只是夏邑县农广校开展农民中职教育培养出的优秀学员之一。近些年,夏邑县农广校每年培养农民中专学员在200人以上。这些学员都成为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的“土专家”“田秀才”“经济能人”,成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带头人。

  “2020年,我们为了促进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开设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中专班,计划招生200人,最后报名注册学员竟然达到370多人。”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校长王留标说。

  根据产业办专业实现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为什么夏邑县农广校面对农民开设中专班,能受到热捧?为一探究竟,记者深入夏邑调查走访。

  “我们村有发展设施高效农业的势头,2018年农广校就到我们村开办了47人的中专教学班,加快了我们村设施农业的发展,近年新增加温棚面积超过200多亩。”夏邑县北岭镇仇庄村支部书记、农广校中专学员张民说,夏邑县农广校提出了“根据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农民教育思路,紧紧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选择确定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农广校把中专班办到我们村,我们足不出村就能读中专,学到有用的技术,真是方便。”北岭镇仇庄村村民李解放如是说。为方便农民学习,夏邑县农广校把教学班办到专业村,做到教产学深度融合。为了便于指导生产实践,让农民贴近实践,把种植专业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把果树专业课堂搬进果园,把蔬菜专业课堂搬进日光温室和大棚,把养殖专业课堂搬进牛棚和养猪场,现场教学,当面指导,学用结合。教师教学针对性强,使学员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直接明了。实现了农民不出村就能学到科学知识、致富技术。同时,方便农民学习,降低农民学习成本,还提高培养效果。

  夏邑县农广校按照“开设一个专业、办好一个教学班、搞好一个生产示范点、培养一批科技骨干、扶持一项支持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六个一)的模式开展农民教育。在进村围绕产业办班的同时,依托优秀学员建基地树样板、抓示范树典型、做推广、搞服务,把教育培养、生产示范、技术推广、相关服务融为一体。在每个教学班上都建立一个教学生产示范点(基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一边组建教学班,搞好教学,一边搞好生产示范点,学员在示范点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师搞好技术指导,使农民学员学有教师,看有样板,干有场地,使农业科技人员有效地与农民结合、与生产结合。同时,还把优秀学员组织起来,成立专业技术协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搞好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技物结合服务、销售服务以及信贷服务等,实现教学、指导、服务一体化,有力促进农业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达到“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的效果。


2021年05月19日09:28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