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走近郑州大工匠



  郭强在进行视功能检查分析


  深入研究登封窑是李景洲的工作常态

  “用专业诠释匠心,用传承坚守初心”

  “用专业诠释匠心,用传承坚守初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眼镜行业一线工作近20年,他已经成为眼视光领域内的权威。他就是河南达人视界眼镜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及验光、定配高级技师,国家考评员郭强。

  为解决眼视光行业专业参差、标准混乱的现象,郭强捐赠成立了公益学校——郑州达人视界职业培训学校。经过潜心钻研,他研究的眼视光七项检查,18步标准验光流程,视功能训练、斜弱视训练等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完美应用。如今,每年都有数千名学生前来学习,有数万名一线验光师在使用他的验光技术和方法。

  “要将创新放在首位,要努力走在行业前端。”秉持这一理念,郭强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针对电子产品对视力造成的伤害,他研发了手机专用镜片,此款镜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同时,他还研发了专门适用于中国青少年的超清晰超坚韧的儿童青少年专用镜片,防蓝光镜片、全天候驾驶镜片等数十款光学镜片,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在他眼里,镜片只是解决视力问题的工具,预防和控制近视才是真正为国为民。于是,他投身青少年近视防控事业,通过对孩子进行视觉训练,实现近视预防、控制,斜弱视恢复。目前他的视觉训练系统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著作权8项。

  为培训更多优秀的眼视光人才,每年郭强都会遴选徒弟,亲授技艺。截至目前,他已带徒200余人,徒弟中的不少人都取得了二级技师资格。

  一直以来,郭强还十分热心公益。他先后带领团队走进洛宁、嵩县、兰考、卢氏、封丘等地,每年为孩子视力健康捐款数百万元,已经惠及万名中小学生。此外,他还和单位所在辖区共建,义务为居民提供服务,免费为有需要的居民开展技能培训,并推荐他们就业。

  “把技术做成艺术,把职业做成事业”

  登封窑的陶瓷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往前最早可追溯到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如此重要的陶瓷文化,曾被深埋在历史深处。如果没有李景洲的锲而不舍,可能登封窑至今还只存在于文物史料之中。

  “把技术做成艺术,把职业做成事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7岁的李景洲用半生时光调查、研究登封窑,终使失传达千年之久的登封窑历史名瓷白釉珍珠地划花得以恢复。

  从年少时,李景洲就痴迷陶瓷,并对古陶瓷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恢复和传承登封窑传统陶瓷烧造技艺,必须有人挺身而出!”2007年,李景洲开启了登封窑装饰瓷的恢复和传承工作。

  带领团队做大量的材料调查,遍访老艺人、老工匠总结经验,以标本为师进行成分和含量分析,模拟当时的生产条件、窑炉结构进行实验……经历千百次的实验烧制,釉色锃亮的珍珠地白瓷展终于经李景洲的手重现在众人面前,填补了郑州乃至河南的一项陶瓷文化空白。随后,登封窑传统瓷白釉剔刻、细线划花、白地黑花等20多个品种的复仿工作也陆续完成。

  “在恢复过程中,真的想过放弃,尤其是在解决不了珍珠地嵌色工艺难题时。但我挺过来了,因为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文化遗产。”回想当年,李景洲感慨万千。

  2012年,李景洲创办了郑州市登封窑陶瓷博物馆,收藏了嵩山地区由陶到瓷8000年以来的3万多件(片)系列古陶瓷标本,为中国古陶瓷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近年来,他不仅在传统白地黑花瓷的基础上,把传统水墨画的技法运用到陶瓷装饰上,创新出了登封窑水墨瓷,还利用登封市丰富的嵩山麦饭石资源,开发出了陶制麦饭石系列产品。如今,他已取得水墨瓷和陶制麦饭石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2021年05月06日09:01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