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地的工人为什么都是包着头巾的大妈?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弋

在影视剧中,考古人的形象最常见的就是以“探险家”的形象出现,他们戴着眼镜和帽子,手拿放大镜,背着大包小包的仪器穿梭于山野之间,是不是帅爆了?

然而在实际考古工作中,情况却并非如影视剧中描写的一般。在国内绝大部分考古工地,负责考古现场采集和发掘的人几乎都是包着头巾的大妈,原来,她们就是附近村落的居民,来现场给考古队干活的。

12月15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2020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雇佣附近村民负责考古现场采集发掘的景象在未来或成历史。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院长王伟浩告诉记者,9月25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将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从文旅学院划分出来,成立了文物保护考古学院,这不仅在全省是第一家,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例。

▲学校里的实训室

据王伟浩介绍,与本科院校考古专业培养的研究型人才相比,高职高专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是技术技能型。在学校,学生们学到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整理、保护与修复相关内容。但是目前绝大多数考古工地,这些工作都是技工和民工来负责。

“相较于民工,技工可能对考古的认知要好一些,是比较优秀的民工。”王伟浩说,但以前没有培养考古技工的学校,因此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不规范、不统一、不专业的情况。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做指导,尽管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干出来的活一定是粗活。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的成立,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

▲学生学习文物修复

谈及参会汇报的目的,王伟浩坦言,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加强与省考古院以及各地市考古院的联系,做好对接,让更多用人单位了解到学校能够培养对口的人才。此外,他也希望能了解到更多考古行业内对于未来人才的要求。“现在国内考古‘上肢’力量强,有着庞大且专业的专家队伍,但‘下肢’力量就显得薄弱,从事基层工作的都还是民工。只有壮大基层考古力量,才能提升考古队伍整体的实力。”


2020年12月15日16:11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