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旱作区小麦-玉米抗旱丰产增效技术示范效果好

  图为专家们在实地考察与测产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多热少雨区小麦-玉米周年集约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豫西旱作区小麦-玉米抗旱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玉米测产验收会于9月18日在豫西旱作示范基地举行。测产专家组由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毛凤梧研究员任组长,成员分别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王振华研究员、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申眺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刘宗华教授和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史瑞青研究员组成。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该课题自2018年实施以来,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汇聚了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及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等省内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的精干力量,通过小麦-玉米抗旱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和“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示范推广模式,实现了两熟作物“生产技术标准化、应用规模化和发展产业化”。

  据课题负责人、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晨阳研究员介绍,针对豫西旱作区夏玉米季节性干旱频发、后期常遭遇高温危害等突出问题,课题组通过带动孟津县鑫美种植专业合作社、孟津县众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伊川县中溪盛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偃师市怀歌家庭农场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示范了以“抗旱保苗+深松覆盖+隔沟节水补灌+合理密植+适期晚收”为核心的集成技术体系。项目区夏玉米长势好、病害轻,增产节本效果明显,实现了大面积优质丰产增效。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专家实地考察与测产,偃师市、孟津县和伊川县夏玉米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46.1公斤、578.8公斤和570.7公斤,较示范区外对照田分别增产22.6%、19.2%和14.3%。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本年度玉米在遭遇拔节至授粉期间低温寡照、灌浆期持续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下,该区关键技术与集成技术运用得当、落实到位,实施效果显著,圆满完成了项目区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大河特约摄影师王四典文图


2020年09月22日09:27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