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军帽,身披战袍,端坐岩石之上,双目有神望远方,两手紧握《拂晓报》,一把宝剑立身旁……9月11日上午9时50分许,彭雪枫将军纪念像揭幕仪式在河南福寿园"抗日民族英雄纪念广场"举行,当纪念像上的大红绸缎揭开,看到彭雪枫将军英武神勇的雕像,近百名参与者心中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油然而生,深深鞠躬,纷纷献花,缅怀先烈功勋,传承革命精神。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近百人参加揭幕仪式
天气冷肃,风雨潇潇。全体起立,迎国旗、奏国歌……活动现场庄严肃穆,从年过九旬的老革命,到一脸稚气的小孩子,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近百人,共同见证了彭雪枫将军纪念像揭幕。
参加揭幕仪式的,有彭雪枫将军之子、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常委、原第二炮兵政委彭小枫上将,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高级顾问葛千松,新四军四师老兵代表、来自河南鹿邑的94岁高龄老战士王荣和来自河南永城的93岁高龄老战士陈兰君,还有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省司法厅干部培训教育中心、郑州烈士陵园、中共商丘市党史研究室、夏邑县党史研究室、河南省新四军研究会、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河南省老干部朗诵协会等单位代表,以及新四军四师后代等。
"我们来缅怀英雄,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多位参与者表示,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通过这样的方式缅怀先烈功勋、传承革命精神,非常有意义。
民族英雄功绩卓著 峥嵘岁月凭时代缅怀
彭雪枫将军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智勇双全,文武兼备,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
作为功绩卓著的统战工作者,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领导开创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带领军民开展广泛对敌斗争。
他投身革命20年,不但率部在中原地区多次打退日军的"围剿",而且组建了新四军骑兵团、成立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还创办了宣传抗日救国的报刊《拂晓报》和华中战地艺苑中的文艺先锋队伍"拂晓剧团"。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将军在亲临前线指挥时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37岁,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今年9月11日是彭雪枫将军殉国75周年纪念日,河南福寿园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为彭雪枫将军建造雕塑纪念像。由上海福寿园艺术工作室的青年雕塑师王铮设计的纪念像,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彭雪枫将军坚毅果敢、文武兼备的军人形象,展现了他的英武之气。
"我的父亲生于河南,成长于河南,战斗在河南,时至今日,在养育他的中原大地上,他的名字已经深深镌刻在人民的心中,他的精神将指引我们不懈奋斗。"揭幕仪式上,彭小枫致词向莅临嘉宾表达感谢,他表示,父亲彭雪枫的一生,是坚定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牺牲、践行宗旨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大公无私、心怀坦荡的一生,为当代的共产党人树立了好榜样。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遗志,树立崇高信仰,坚定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苍茫大地上这嘹亮回声,响彻华北平原,响彻淮河流域,回荡在青砖黛瓦的雪枫故居前,久久不曾散去……"雕像揭幕仪式上,由诗词作者张鲁文创作的《深切缅怀彭雪枫师长》,被河南省老干部朗诵协会胡守明、张玉娜深情朗诵,令在场人员无不动容。
现场的每一位嘉宾神情肃穆,依次敬献鲜花,瞻仰将军纪念像,表达敬仰之情,民族英雄彭雪枫虽牺牲在胜利的拂晓前,但他的精神万古流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打造生命教育户外课堂
"红色纪念是福寿园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民族英雄不朽丰碑,传承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高级顾问葛千松在发言中表示,福寿园将坚持以行业新文化引领行业变化,不断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积极构建红色纪念园区,丰富红色纪念人文资源,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贡献力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新时代美好生活。
据介绍,彭雪枫将军纪念像落成之后,将为河南福寿园"抗日民族英雄纪念广场"再添一座精神丰碑,和杨靖宇将军纪念像一起,构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开展红色主题纪念活动,打造青少年生命教育课堂具有推动作用。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蔡君彦 通讯员 宋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