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件国宝齐聚郑州,数件还是初次面世! 这个展一定要去看

  1225件国宝重器、196件国家一级、二级珍贵文物,其中还不乏数件初次与公众见面的文物,8月27日在郑州博物馆开展的“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展”一次性将全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考古成果集中展示。用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的话说:“这个展览,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河南考古工作所做出的卓越成绩。恢复我们的历史,描写我们的历史,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也通过这个展览能够呈现。”

  河南,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是近代中国考古事业成长的主阵地,河南考古从某种程度上被作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缩影。李伯谦介绍说,早在1928年,河南就成立有中原研究院,在安阳殷墟进行发掘。2001年,由《考古》杂志社组织,国内著名考古学家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河南有17项入选。1990年迄今历年评选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入选45项,在全国各省区中遥遥领先。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探索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以及夏商文明发展和变迁等重大学术研究课题,均产生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由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博物馆承办,展览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以及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许昌、三门峡、南阳市、信阳、永城等全省各地文物主管部门的大力协作,共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里头工作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郑市博物馆、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封市博物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偃师商城博物馆、平顶山市博物馆、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昌市博物馆、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城阳城遗址博物馆、永城市博物馆等23家考古和博物馆单位联合参展。

  展览面积3100平方米,参展文物1225件(套),其中一、二级珍贵文物196件(套)。共分为证史探源——河南考古助力国家重大课题;启封文明——河南考古七十年重大发现;惠及民生的河南考古;走向未来的河南考古等四个部分,主要展示了70年来河南重大的文物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包括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等早年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的重大考古项目,以及近年来最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灵井许昌人旧石器遗址、栾川孙家洞遗址、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等考古遗址项目。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展览主办方了解到,此次展览不仅参展文物多,规格高,更有数件文物是自发现之日起从未面世的珍品:例如李家沟遗址出土早期陶片,距今约10000多年前,为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陶器;198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镶嵌青铜牌饰,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最精美的镶嵌铜器,也是夏代青铜文明的重要物证;2018年底河南汤阴县羑河东周墓地最新出土的吴王诸樊剑,是目前考古发掘的唯一一把吴王诸樊自作剑,也是春秋时期三晋文化与吴越文化在中原地区交流、碰撞的最新考古学证据。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告诉记者:“河南考古70年来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都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对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也具有意义。这个展览,我们就是把70年来的一些考古成果,对公众进行一个主线条的展示,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展览,来让民众了解到我们河南的考古与新中国的考古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希望民众能够看到我们河南文化的厚重以及中华文明的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历程。”

  据悉,本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自8月27日起,持续到11月27日。“作为一个河南人,能看到这样的展览很激动,也建议大家都来郑州博物馆看看,用不太长的时间,回顾一下70年来我们国家都有哪些重大发现。”李伯谦如是说。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康翔宇 摄影 张琮

2019年08月28日18:09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