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城市不堵乡下堵了!河南一村庄空地临时停车40多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郭传廉

大年初一下午,记者从郑州沿连霍高速一路驱车东来,3个多小时就抵达故乡——豫东小城永城。抵达后就告诉在城里工作的侄子,第二天陪我们一起回乡下,去探望依然住在乡村的哥嫂,也就是侄子的爸妈。

侄子随口提醒说:“乡下堵车很严重,要早走。”

乡下堵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侄子解释说:“村里在外做生意、务工的人大都回来过年了,绝大多数是开车回来的,加之春节假期探亲访友的人多,从年前的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开始,乡下的很多路段都出现拥堵。从城里到乡下老家,堵在路上一两个小时很正常。”

那么严重吗,是不是有些夸张了?侄子回应:一点也不夸张。村里人现在手里有钱了,几乎家家都买了轿车,“就连郭鸿良的儿子,今年都开了一辆车回来”。郭鸿良是记者的一个远门本家,因为家里有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经济状况不是很好。

平时四十分钟的路程,这次走了两个多小时

初二早上七时许,记者就与侄子一起出发了。走在乡间的道路上,果然见各式各样、南来北往的轿车接连不断,川流不息。

[车被堵在村头路上,小女孩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往姥姥家的方向飞奔而去。]

从城里到老家要穿过三个乡镇,侄子说每个镇都有几个拥堵路段,碰到就要想办法绕开。侄子对当地乡下的道路很熟,七绕八拐地走了20多分钟,虽然不时地需要慢下来会车,但还算顺畅。但是好景不长,来到第一个镇一个叫吕店的村子时遭遇堵车,远远望去足足有400米长。侄子说这里紧邻311国道,又是几条道路的交汇点,最近七八天每天都是车水马龙,很多时候都堵得水泄不通。侄子带我们绕道村南的一条乡间土路,多跑了三四公里才绕出去。走了大约十六七分钟,在第二个镇南边的一个村子又遭遇拥堵。这里无岔道可绕,只有慢慢跟随前面的车辆一点点爬行,足足半个小时才突出重围。几经波折来到老家所在的乡镇,正感叹好事多磨,谁知进了镇里的大街后再遇堵车。家在镇西,我们是从东边进的镇子,两边都是临街商铺、商贩摊点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汽车根本拐不出去,只得随着前边的车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七八百米的路程,竟然走了五十多分钟。

从城里到乡下老家的路,平时开车只需四十多分钟,这一次,我们却走了两个多小时。

村里随处可见轿车,村头空地成了临时停车场

老家原来的村子是煤矿塌陷区,几年前,乡亲们已整体搬迁到镇上的新型农村社区,住进两层别墅或七层高的楼房。社区的路边和广场上,随处可见浙、苏、沪、陕、疆等省市牌照的轿车。这都是在外地务工的乡亲从务工地开回来的。

大哥说:“开着轿车回家过年,春节期间串串亲戚、会会朋友、逛逛家乡附近的景点,一是有面子,二是确实方便。”

这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有没有代表性?

初三上午,记者让侄子带领再去乡下,信马由缰地走到哪儿算哪儿,随变去一些村子转转。

乡间道路上的车像初二一样多。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好多都是一家几口,明显是去串亲亲会朋友的。

[车上贴对联,成农村家用轿车的一道风景。]

我们从城东北5公里处的311国道北侧,拐进济祁高速(从山东济南至湖北祁门)东边的苗楼村。刚进村子,就见一家贴着两个“福”字的双扇大门前,停着一辆黑色的北京现代,车前挂的豫C车牌,一看便是从豫西的洛阳开回来的。

[车上贴对联,成农村家用轿车的一道风景。]

再往里走,一户人家门前空地上,停着一辆白色的东风风光370,车后窗上贴着“人走八方顺顺当当 车行万里欢欢喜喜”的大红对联,对联中间贴了个大大的“福”字,与平房大门上的春联相映成趣。在交通工具上贴对联,是豫东农村的一个习俗,以前贴在架子车、自行车、摩托车上,现在贴在轿车上了。

[苗阁村两户人家的门前停了四辆车,回娘家的少妇正从红色轿车中下来。]

来到村中的十字路口,我们由东转而向北。走出不远,就见路东一户人家的门前停着一黑、一灰、两白四辆汽车。一条黄色的土狗站在四辆轿车的中间,昂首面向村道,像一名卫士守护着主人的座驾。

[苗楼村一户人家门前停了四辆车,一条土狗站在中间,像一名卫士守护着主人的座驾。]

继续前行,来到一个叫苗阁的村子。在该村群众服务中心门前的道路上,十多辆轿车由南向北鱼贯前行,十分壮观。拐进村中的一条小路,两户人家的门前停了四辆汽车。一名少妇带着孩子,正从一辆红色轿车中下来。前面的一辆车后备箱门开着,一名青年正从车上往院内搬运物品。

[时庄村村头的临时停车场内,停了40多辆车。]

穿过济祁高速下面的涵洞西行,我们来到了高速公路西侧两公里处的时庄村。村头的一大片空地成了临时停车场,数了数停了40多辆汽车,外地车牌占三分之一左右。一户人家的门前停着两辆轿车,一辆挂的是浙F车牌,一辆挂的是皖F车牌。

与时庄村的一位李姓村民闲聊,他说,空地上停的车一部分是本村的,一部分是外村的。村里搞文化艺术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显特色,吸引十里八村的村民开车前来游玩。车没地方停,村里就临时把村头的这片空地平整出来,供前来游玩的人免费停车。

乡村道路亟待改造升级,车主交通法规意识亟待提升

在一个叫张寨的村子,记者被堵在从村中穿过的乡道时,下车跟住在路旁的一位张姓老汉攀谈。他说,这条路平时也堵,但从来没有像这几天堵得这么厉害。

“去年还有一些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在路上跑,汽车也没有这么多。不知怎的,今年几乎看不到摩托车、农用三轮车了,汽车却成倍增加。”老汉这样补充着。

看到记者又是拍照,又是和老汉交谈,村里一位青年也凑了上来。得知本人是记者后,马上显示出浓厚的交流兴趣。他介绍,现在人们在城里做生意或务工,一年收入多则十几二十几万,少的也有七八万。买辆车已不是什么难事,一两年就能把钱凑够了。“现在的农村人在家种地有补贴,在外做生意、务工能挣钱,吃不愁穿不愁,也在像城里人那样追求舒适、便捷的生活。”

两位村民认为,乡下道路堵车,除因村民家庭轿车激增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乡下道路普遍太窄,导致双向行车时车速太慢,会车时不易通过;二是一些人交通法规意识差,随便在路边停车,尤其是经过村庄的乡道,路边停车较多,导致来往车辆难以顺利通行,形成“堵点”。

记者在乡下跑了两天,与两位村民的认识有同感。要适应乡村家用轿车的激增,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亟待改造升级,车主在乡下的交通规则意识亟待提升,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尽快拿出应对之策并切实付诸实施。


2019年02月08日11:41 来源:大河报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