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板,服务员、厨师都是聋哑人 开封这家饭馆的工作人员奋斗并幸福着


面馆的墙上贴着这样的一幅图


手语比划是他们的交流方式



在这里聋哑人学到了技能



除了老板孙学青,店里一共有8名聋哑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联胜文图

  在开封大王屯东街,有一家非常温馨亲切而又特殊的面馆——大同刀削面馆,这家面馆从表面看非常普通,干净透亮的店面、整齐净洁的厨房、100多平方米的屋里摆放着数十张桌子……但只要你走进这家面馆,你会发现特殊之处,除了老板是正常人外,这里的服务员、厨师都是聋哑人。

  这里的服务员、厨师都是聋哑人

  1月23日,是大同刀削面馆2019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一大早,面馆的采买小周就骑着自己的小电电到位于开封市夷山大街北头的农贸市场采买面馆需要的蔬菜和肉,她熟练地走到相熟的摊位面前,麻利地挑选着。小周用手比划着,表示最后一天,少买点。

  早上8:30,大同刀削面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牛肉汤已煮上,提前上班的两个值日生将店里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

  9:30,老板孙学青来到店里。孙学青是大同人,姐弟4个,由于哥哥和妹妹是聋哑人,从小她就知道聋哑人的不易。“我们姐弟4人,我和弟弟是正常人,妈妈就给我和弟弟下命令,要求我一辈子照顾好妹妹,弟弟一辈子照顾好哥哥。妹夫是开封人,妹妹和妹夫一见钟情,嫁到了开封。妹夫吃了我们家的刀削面觉得不错,就邀请我们来开封。我和大哥、小弟一起来到开封,发现开封民风淳朴,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就决定开面馆。”

  2010年,孙学青在开封开了第一家面馆,“当时是全家人齐上阵,由于家里有聋哑人,所以来吃饭的聋哑人朋友也特别多。有一天,哥哥告诉我,有个聋哑人顾客给他介绍一名聋哑人朋友,想来店里上班。我知道他们找工作不易,而且我会手语,能跟他们沟通,就同意了。后来,陆陆续续来了几个聋哑人到店里打工,也有学成后自己创业开店的,现在店里一共有8名聋哑人,只有一个女生,就是采买兼拌凉菜的小周,在这干4年了”。

  有了帮手,家里的老母亲也需要人照顾,于是哥哥和弟弟回了大同。现在孙学青和妹妹在开封安了家。“我们兄妹之间的感情很好,我们的下一代都会手语,沟通起来没问题。一大家子人,非常热闹。”

  当天中午时分,客人越来越多,孙学青在前台忙碌着。顾客来了,先到前台点菜,点好后,孙学青就会高举着右手,向她的员工们比划着。整个面馆就像一台按部就班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他们之间互相用手比划着示意着,心领神会,秩序井然。

  “来吃一碗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他们刚来时,什么都不会,我们就一边教他们削面、拌凉菜,一边教他们基本的哑语和汉字。这8个人里还有一个孤儿,通过朋友介绍来的。我想给孩子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打工的平台,也希望孩子们学会一些技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孙学青口中的孩子们就是她的员工,“他们都把我当成大姐姐,很热闹。他们向我手语表达过,面馆只要开着,他们就一直跟着我。因为这里气氛很好,不受歧视还能学到东西。”

  “面很好吃,经济实惠,来过几次,而且服务态度很好,这里的服务员很勤快,笑容很真诚。”当天,一位特意选择这里给孩子过生日的顾客说,他们一大家子人,刚从郑州赶回来。

  晚上9:30,大同刀削面馆依然灯火通明,不少顾客推门走进来,孙学青会告诉他们,凉菜已经卖完了。但这些顾客会换成还没卖完的饭菜,经济实惠味道好、服务态度好、能看到真诚的笑容是顾客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

  晚上10:00左右,饭店打烊了,孙学青招呼了几次让孩子们坐下来吃饭,但没有人主动落座。“他们都非常勤快,很上心,不打扫完卫生不会有人落座吃饭的。只有把一天的工作完全干完,才会坐下来吃饭。这些孩子很让人心疼,除了工资外,我管吃管住,在外面租了宿舍,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我自己也觉得很幸福。开封是我的第二故乡,好心人很多,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只要他们来吃一碗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1月23日是他们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24日,他们要一起去大同。“工作一年了,由于他们跟外界沟通不是很容易,所以一般都不出去玩。忙了一年了,今年准备带他们去大同看看,玩四五天,再把他们送回来。”孙学青说,“今天晚上,大家要聚餐热闹一下。”

  晚上10:30,孩子们围着孙学青坐在桌边,笑着比划着,他们感谢大姐姐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感谢好心人对他们的支持,他们很快乐,并祝天下好心人新年快乐。另外,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就是学好本事自食其力。


2019年01月28日07:32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