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的河南“非遗”大槽油传统制作技艺

  

十盘油饼在上下压力下开始出油


  馏锅蒸热的芝麻末装入饼盘内


  抡锤砸击木楔压榨大槽油


  碾压芝麻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红汛通讯员王鑫文图

  本报讯源自1500年前北魏时期古老的技艺,鲁山县的河南“非遗”大槽油传统制作技艺被恢复和传承下来了。大槽油传承人刘心建老先生遵循古法,从炒籽、石碾碾末、馏锅蒸末、包饼、装垛,到抡锤加楔压榨、沉淀沥油、存放制成等十几道工序中千锤百炼,造就了美味的大槽油。

  1月16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追寻着香味,赶到平顶山市滍阳镇幸福村找到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槽油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第六代油作大师刘心建。

  在密闭的油坊内,浓烈的芝麻油香味扑面而来,蒸锅内的热气弥漫着整个房间,整个人似乎都沉浸在油香之中。记者看到74岁的刘心建师傅,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在馏蒸锅处亲自操作着。

  刘心建告诉记者,在他26岁那年,他被收为大槽油第六代传承弟子。

  “打油这种活,靠的是年轻,身体好,不惜力,还有就是对炒制、馏蒸等工序和火候的把握。”刘师傅说话间,他的两位高徒就装好了一垛。刘师傅亲自抡锤打尖,口中不自觉就喊出打油号子来:“嗨哟嗬,紧打头呀!慢打油呀!舍急慌忙呀!打棉油呀!哼哼嗨嗨呀!打菜油呀!”随着刘师傅一锤一锤的敲打,金黄色的芝麻油就哗啦啦从另一头流入了老君缸。

  “这打油锤最大的48斤,打油是很费力的,喊几句号子一是解解闷,二是调节一下气息,要是闷头抡锤,一天下来,人就累趴下了。”刘师傅说。

  刘师傅介绍,传统手工大槽油与机榨油相比工序繁杂。从炒籽、石碾碾末、馏锅蒸末、包饼、装垛,到抡锤加楔压榨,有十几道工序,一道工序做不好就会影响油质或出油量。

  提起十几道工序,刘师傅如数家珍。首先是炒籽,不断翻炒,只有炒到熟而不焦,出油率才能达到最高。木榨楔式榨油是以人力手工技艺为主的技术活,其木榨过程注重工与艺的结合,力与技的结合。刘师傅说,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机榨已经代替了木榨。虽然这样,但打油前的工序仍然按照传统制作技艺。2010年6月,作为全省独有的大槽油传统制作技艺,刘心建的大槽油技艺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

  目前,在刘心建儿女们的支持下,在平顶山市滍阳镇投资建立了油坊分厂。四女儿刘凤丽对记者说:“我父亲一辈子打油,热心传承加工大槽油这种传统手工技艺,我们做子女的非常感动支持。2011年12月,大槽油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父亲也有信心将传统大槽油加工技艺真正传承下来。”


2019年01月24日07:41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