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营养午餐“暖”了起来

  11月8日,虞城县利民镇一中的学生吃上干净、营养的饭菜。②46张晓燕摄

  □本报记者周晓荷

  11月9日11时,一辆送餐车准时抵达虞城县大侯乡三村小学,配餐员打开车门,卸下装满饭菜的保温桶,就连忙赶往下一所学校,为更多农村孩子送去热乎乎的饭菜。

  从今年秋季开始,虞城县以辖区两家“中央厨房”为供餐单位,全程热链为农村学生配送完整营养午餐,从厨房到餐桌不超过两个小时。两个月内,该县3万多名农村孩子告别了“牛奶面包火腿肠”的“老三样”,吃上了暖胃又暖心的“两菜一汤”。

  变“老三样”为“热乎饭”

  11月9日,接连几天的雨让虞城更添寒意,但城郊乡土楼小学教室里却暖意融融。“今天中午,我吃了两碗米饭,还喝了一大碗紫菜汤,学校的饭比家里的还好吃哩。”四年级学生李亚茹说。

  土楼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吃饭常随意“对付”,营养难以保证。2017年秋季起,虞城每学年整合资金近7000万元,以“老三样”作为课间加餐,开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开始孩子们还挺稀罕,但时间长了却不免厌食和浪费。

  “咱自己都不愿老吃的东西,为啥要让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天天吃?”在一次调研中,县长白超说:“营养餐的目的是让学生吃得有营养,提供‘老三样’是简单省事,但不够健康,得改。”

  今年年初,虞城县通过摸底调研,明确了将课间加餐逐渐过渡为集中供餐的思路,把营养餐补助用在“刀刃”上。为防止供餐单位“一家独大”,该县引入竞争和社会共治机制,供餐单位轮流服务,由老师、学生、家长等进行质量监督,比较打分决定去留。

  紧凑链条呵护舌尖上的安全

  “大锅饭”涉及面广,规范化操作、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央厨房采访时记者注意到,盛放不同菜品的定量不锈钢保温桶,被加上不同颜色的外壳,无需开盖就能准确配送、分餐。

  把好食材关,政府实现从农田、厨房到餐桌的全流程无缝隙监测;把好加工关,每季至少制定三套配餐方案,每天依照食谱科学供餐,加工区域全程温控,实现人流、物流、空气流分开;把好配送关,饭菜保温桶经绿色通道直接“上”热链运输车,制定特殊天气应急预案,保证从厨房到餐桌不超过两个小时。

  更严格的流程,更细致的标准和更紧凑的链条,保障孩子们按时、足量、安全就餐。

  依照计划,到今年年底,虞城将为50%的学生提供完整午餐,2020年覆盖率100%。从“老三样”到“热乎饭”,营养餐正逐渐成为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民生工程。③4

2018年11月13日05:30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雷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