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设立首个“非机动车等待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彭飞 张瞧 文 吴国强 摄影

  7月30日早上7点半,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辆络绎不绝。记者在路口看到,路口南侧与路口北侧停止线前的地面上,分别多了一个由白色虚线围起来的数十平方米大的区域。

  这是一周前郑州交警支队为解决郑州个别路口高峰期非机动车排队较长、通行不畅的问题,在东风路与文化路路口南北两个方向,试点设置的“非机动车等待区”。

  此前的7月17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刊发《路窄车多还挤占非机动车路权待保 郑州市民建议:非机动车道要扩宽路口加设“等候区”》一文,引起关注。该文报道了交通整治之下非机动车主大部分已能自觉走非机动车道,但由于部分非机动车道太窄或被占,各大路口非机动车道等红灯时压车情况越来越严重。该报道获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

  大河报微博、大河报微信等也进行了报道,仅单条微信跟帖就达到183条。

  该报道受到郑州交警部门的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对郑州部分非机动车道进行调研。经过调研后,在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附近试点设置了“非机动车等待区”,改善非机动车的通行状况。

  7月30日早上7点半,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辆络绎不绝。记者在路口看到,路口由南向北方向、由北向南方向的停止线前,分别多了一个由白色虚线围起来的数十平方米大的区域,里面画着“非机动车”标识。

  这是一周前郑州交警支队为解决郑州部分路口高峰期非机动车排队较长、通行不畅的问题,在东风路与文化路路口南北方向,试点设置的两个“非机动车等待区”。

  此前的7月17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刊发《路窄车多还挤占非机动车路权待保 郑州市民建议:非机动车道要扩宽路口加设“等候区”》一文,引起关注。该文报道了交通整治之下非机动车主大部分已能自觉走非机动车道,但由于部分非机动车道太窄或被占,各大路口非机动车道等红灯时压车情况越来越严重。

  该报道受到郑州交警部门的重视,交警部门对郑州部分非机动车道进行了调研。经过调研后,在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试点设置了“非机动车等待区”,改善非机动车的通行状况。

  一个信号灯周期内,非机动车能全部通过

  7月30日早高峰期间,记者前往上述路口进行了探访。 当天早上7点半,路口由北向南方向、由西向东方向的非机动车辆流量已经非常大。将近8点时,进入高峰期,路口四个方向的非机动车辆都多了起来。

  记者注意到,每当红灯亮起时,由北向南方向的非机动车等待区内停满了电动车,交警与协管员引导车辆在等待区内等待。一名经常骑电动车经此路口上班的男士对记者说,设立等待区以后,排队通过路口至少比以前快20秒钟,而且没有遇到过堵塞。记者询问数名骑电动车的市民,他们均表示“比以前更快了。”

  郑州交警支队科研所民警郭睿介绍,早上7点半到8点之间是该路口最拥堵的时段,由北向南的非机动车最远能从路口排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门口,约300米,排在最后的车辆至少需要等待两个信号灯周期(将近3分钟),而现在一个信号灯周期内都能通过路口。“现在排队长度比过去缩短一半,非机动车高峰时间也由1个小时,降低到20分钟左右。”

  记者现场看到,早高峰期间,路口确实未出现堵塞的情况,绿灯一亮,等待区内以及非机动车道上等待通行的非机动车,基本都能顺利通过路口。8点半以后,路口的非机动车减少,高峰逐渐消退。

  首个试点为何设在东风路文化路路口?

  首个试点为何设在东风路文化路路口?郭睿说,东风路与文化路路口有过街天桥,所以,地面层无需施划人行横道,文化路方向的直行与右转车道是混合的,这给该路口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他介绍,在该路口文化路南、北方向施划非机动车等待区后,南北直行的非机动车利用东、西放行左转时段或空档期进入等待区,并在放行时优先通过路口。与此同时,现有东风路东、西方向车道的中央隔离护栏进行偏移,将现有靠近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道调整为非机动车道。并结合车道变化和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优化路口高峰时段信号配时。

  此外,据介绍,非机动车等待区适用于非机动车高峰时段排队较长、通行量较大、一个信号周期内无法完全通过路口的情况下,平峰期,交警及协管员仍会引导非机动车在停止线以内等待放行。

  非机动车等待区是否会影响右转机动车通行?

  记者现场注意到,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在非机动车及机动车车道停止线前,那么,对于右转机动车,等待区内的车辆是否会阻碍其通行呢?

  郭睿说,之所以在东风路文化路路口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其中一个原因是该路口的右转车道与直行车道是混合的,当直行机动车在该车道内等红灯时,工作人员才会引导非机动车进入等待区。而如果该车道内是要右转的机动车,工作人员会先引导右转车辆通过。

  此外,据其介绍,通过信号灯调时,路口会有一个“四个方向机动车信号灯全红,非机动车信号灯绿”的空档期,让非机动车通行。

  一周内农业路文化路路口也将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

  未来郑州会推广非机动车等待区吗?

  郭睿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表示,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路口车流量非常大,“如果不大,就没必要进入等待区”;二是排在队伍末端的非机动车需要两个信号灯周期以上才能通过路口;三是路口中间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等待区。此外,也要考虑车道因素。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一周内,农业路与文化路路口西向东方向也将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同时,交警部门正研究福寿街与正兴街西向东方向的通行方式。“每个路口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并不是简单地设置等待区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科技手段、道路渠化等方式来提升通行效率。”

  近期郑州持续发力,保障非机动车路权

  郑州设立非机动车道等待区,对于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意义非凡。记者了解到,近期郑州交警各大队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非机动车通行。

  7月26日,郑州交警四大队在二七广场施划了郑州第一条“非机动车引导线”,引导线起点位于二七路口非机动车停止线前,伸向西大街,止于在亚细亚商场门前的隔离护栏,引导非机动车安全有序斜穿过广场。

  郑州交警一大队在辖区金水路文化路路口、紫荆山立交等路口50米范围内设置了非机动车禁停区域,优化道路空间,保障非机动车通行。

  此外,记者了解到,近期各大队持续通过拖移等方式,清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车辆。

  对于郑州持续开展保障非机动车路权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宋向清认为,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依法享有的路权,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同时,也是城市管理和交通治理水平提高的标志。另外,宋向清还表示,保障非机动车路权的举措是好的,提高机动车驾驶员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意识也很关键,让全社会形成维护交通秩序的行为自觉。


2018年07月31日09:34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