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发源地:一次普通的野外驻训 让红一连成了特殊的“军人家长”

演练场上,红一连官兵一往无前,跨越火障。

红一连官兵开展实战化训练,砥砺官兵血性胆气。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骏通讯员康克文吴国强摄影

  作为军魂发源的地方,红一连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在平日的训练中又有怎样的硬朗?在采访中,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深入红一连基层连队,参与红一连官兵的训练、演习,并为读者带来了一段记录红一连军事训练的短视频。

  本报讯 虽已于去年按照上级指令由驻地河南移防至了三秦大地,但一支被称为红一连的英雄部队却将爱心留在了驻守多年的中原大地。就在几天前,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走进今年被中央军委确立为全军宣传典型的第八十三集团军某部红一连,采访到了这支部队留给中原大地的一段感人事迹。

  这支英雄连队诞生于秋收起义之中,担负毛泽东主席“支部建在连上”的试点,开创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成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建军原则的发源地。在建连9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首战平型关、万里长征、遵义会议、四平保卫战、解放海南岛、98抗洪抢险、08汶川救援等一个个历史性的战斗、任务均与这一连队相伴。

  在红一连,提起秦丽丽这名字,全连指战员无不知晓。虽然她的家已与红一连现在的驻地有着数百公里的距离相隔,但这个13岁的河南农家姑娘仍是“红一连”107名指战员共同的牵挂。

  红一连现任指导员王玉光告诉记者,与秦丽丽相识,源于部队在2016年时的一次野外驻训。“从老乡口中听说了小姑娘的身世,从小没了爹,母亲又改嫁,爷爷奶奶拉扯着她,20块钱够一家老小吃上一个星期。”

  从那时起,红一连的全体党员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蒲公英”的爱心计划:所有党员每个月从生活费中拿出50元作为特殊党费资助秦丽丽。

  伴随着秦丽丽的成长,一本已记录了48页捐款记录的笔记本,已传到了秦丽丽第三任“军人家长”陈波的手中。他告诉记者,两年多来,令“红一连”全体官兵倍感欣慰的是小姑娘的日渐开朗与成绩进步。“让我们全体官兵最感动的是,两年来小姑娘已经用学校发的奖状把我们‘蒲公英’活动的牌子给贴了个满满当当。”陈波说。

  “连队党员队伍日渐壮大,特殊党费也日渐增多,我们一定要把秦丽丽供养到大学毕业,另外我们也准备再寻找几位寒门学子进行资助,让爱心像‘蒲公英’一样得以扩散。”王玉光对记者说。

2018年07月12日08:07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