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遗址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也叫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后来由于河水改道,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沉积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近代俄罗斯探险家到来才被发现,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难掩其迹。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也叫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后来由于河水改道,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沉积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近代俄罗斯探险家到来才被发现,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难掩其迹。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也叫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后来由于河水改道,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沉积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近代俄罗斯探险家到来才被发现,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难掩其迹。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也叫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后来由于河水改道,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沉积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近代俄罗斯探险家到来才被发现,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难掩其迹。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也叫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后来由于河水改道,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沉积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近代俄罗斯探险家到来才被发现,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难掩其迹。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也叫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后来由于河水改道,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沉积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近代俄罗斯探险家到来才被发现,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难掩其迹。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2017年10月20日10:36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