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鸟”先飞 看驻马店如何念好残疾人“脱贫经”

“弱鸟”先飞 看驻马店如何念好残疾人“脱贫经”

  上蔡县黄埠镇蔡埠口村残疾人高玉山在自己的大棚管理蔬菜

  天中驻马店,春光正明媚。今年是聋哑人陈静进入河南乐山电缆公司的第十六个年头。聪明勤快的她,打理起案头工作是一把好手,颇得领导赏识。“在公司,我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陈静努力用手语比划着,大大的眼睛里装满了幸福和感恩。

  让残疾人也能活得出彩,这是驻马店对全市53万残疾人的庄严承诺。

  摊开中国版图,别说放在河南,就是放在全国,驻马店都属于典型的农区、老区、贫困区——10个区县中,6个是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而言在全省算不上“第一梯队”。然而,当地的残疾人扶贫事业却在短时期内从全省倒数一跃成为全省领先、全国先进:“十二五”以来,全市残疾人城乡医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6%,5万多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残疾人就业培训率居全省前列,完成了从后进到先进的嬗变。

  作为中国残联认可的“一面旗帜”,驻马店如何“弱鸟”先飞?

“弱鸟”先飞 看驻马店如何念好残疾人“脱贫经”

  汝南县古塔办事处尚庄社区残疾人付纯山建立的香菇、蘑菇大棚

  政府找准定位:用政策“强势”保护群体“弱势”

  “贫困残疾人脱贫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基础差、欠账多、任务重,所以也是一块短板。”驻马店市委副书记李宝清开宗明义,“补齐这块短板,需要翻过贫困比例高、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这三座大山。”

  “和普通贫困人群不同,残疾人就业难、收入低,长期承受医疗康复、购置辅助器具等支出,不少人至今仍生活在危房中,想翻身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脱贫难度尤大。”李宝清说。

  近几年,驻马店市委、市政府连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通知》等50多个文件,连续7年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纳入全市十项民生工程,用政策“强势”保护群体“弱势”,为残疾人织牢保障网。

  “单伸出来是根手指,握起来就是个拳头。”初次见到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这位残联老兵先是伸出一根手指,再有力地握成拳头。“残疾人脱贫,政府必须打出‘组合拳’,将部门力量拧成合力。”

  目前,经过财政、民政、住建、扶贫等部门协作,全市已将5万多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为6500户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为3.5万白内障残疾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近5000名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实施居家托养及机构托养服务。

“弱鸟”先飞 看驻马店如何念好残疾人“脱贫经”

  上蔡县黄埠镇蔡埠口村残疾人孙趁好在村党支部帮扶下建起了养鸡场

  基层真抓实干:党组织担起“当家人”角色

  2012年,驻马店创造性地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市委组织部把助残扶贫工程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大局,几年来,市、县、乡三级万名干部与1.5万名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此举被中组部、中残联誉为“品牌工程”。

  汝南宋庄,一个远近闻名的“温室大棚”村。早些年,村民靠种反季节蔬菜发家致富,如今村里别墅成排,小汽车两百多辆。说起残疾人夏新华的发展势头,连搞大棚起家的老支书付长运都赞不绝口。

  “这人头脑非常精明!”付长运口里的这个精明人,最早跟着村里人学习大棚技术,成熟起来后,他不光自己拥有6座蔬菜大棚,还成立了建造大棚的专业队伍,全机械化作业,10个、20个大棚,不出三天就能建成。“过去被人瞧不起,现在可是残疾人堆里的大能人了。”

  付长运对村里的贫困残疾人脱贫很有信心,他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占地一亩,种上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一年毛收入3、5万不成问题,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一个大棚就能让他脱贫。

  “过去,残疾人苦于贷款难,往往靠熟人借款,现在村集体作担保,如果将来还不上,由村里来负担。”付长运坚信,残疾人扶贫不是修个路,打个井的事,而是要因地制宜,找到一个成熟的脱贫项目,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大有作为。

  不过,付长运也坦承,目前残疾人贷款门槛仍然偏高,即便是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有时也并不容易,金融机构应该多花些心思,探索有效的贷款抵押方式,让更多残疾人贷得起、贷得出扶贫款。

“弱鸟”先飞 看驻马店如何念好残疾人“脱贫经”

  两名残疾人在袁月英麦草画公司学习作画

  基地挑起大梁:强化特色吸纳就业

  河南乐山电缆有限公司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它还有另一个身份: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已累计安置残疾人就业100多名。

  公司残疾人扶贫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安排贫困残疾人职工一览表,残疾人的姓名、残疾类别、工作岗位一览无余。“我们接收的残疾人大都是聋哑、视力、肢体、语言方面存在障碍的人,根据他们的劳动能力和意愿,安排车间普工、司机、电工、采购员、保洁等岗位。”公司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李磊介绍。

  “这里的残疾人大都吃苦耐劳,脱贫意愿强烈,公司上下不仅积极帮助他们掌握生产技能,还从言行上给予尊重、心底里给予爱护。”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李长生说,目前残疾人员工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除了缴纳“五险一金”,公司还无偿给每位残疾人员工额外配送2000股,年底就能分红,有些残疾人员工的年人均收入达到甚至超过了当地平均水平。

  在创建扶贫基地过程中,驻马店提出“三个一”准则:即找一个有实力又有爱心的老板、一个条件基本成熟的场地、一个好的项目。残联给自己的定位是当好“参谋助手”,不当“大拿”——通过与扶贫办、财政、农行、信用社等部门协调,积极争取中央康复扶贫贷款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注入残疾人扶贫基地。

  去年,作为新增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乐山电缆获得了121万元的残疾人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资金由“及时雨”变成了涓涓“细流”,扶贫基地已然成了残疾人的“绿色银行”。

  “像乐山电缆这样的省级扶贫基地在驻马店共有6个,加上市、县级扶贫基地,共带动1.9万名贫困残疾人脱贫。”张银良认为这种扶贫模式有两个好处:企业降低了贷款成本,残疾人增加了就业岗位,一举两得。

  “下一步,驻马店将更加注重选择适合残疾人入股就业发展的扶贫基地,通过采取有偿和无偿扶持相结合,加强技术、信息、产销等方面的服务,带动残疾人就业。”驻马店市扶贫办副主任杨光说。

  个人苦练本领: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源于隋唐,迄今1500多年的汝南麦草画,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精美、造型简约,一副长宽70cm的作品,最高能卖7000多元,这也成了当地残疾人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汝南王桥镇,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一片繁忙:十多个妇女在专心致志地进行着麦秆的浸泡、熏蒸、漂洗、剖平。“麦草画是全手工制作,麦秆经过加工处理,再按照图样剪贴,经过培训,残疾人上手不费劲。”公司总经理袁月英介绍,为了方便残疾人,公司采取“基地+农户”的扶持形式,残疾人不出家门就能上班,公司负责运送处理好的原材料,再收回成品。

  “工作不累,收入还不错,也有星期天,关键是离家近,能照顾孩子,比出去打工强。”残疾人谭迪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像我这样技术比较成熟的,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一般的也有2000元左右。”

  “不出家门,实现就业,这种形式非常灵活。”汝南县残联理事长罗方说。几年来,这家公司已累计培训残疾人上千名,就业率达95%以上。

  有特色,才能成规模。正阳种猪养殖,西平鸽子饲养,上蔡丝瓜种植,确山、汝南大棚种植,这在当地都成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金字招牌。

  “学会一门实用技术、找到一个致富项目,是残疾人脱贫的两大法宝。”张银良说。

  目前,全市正围绕《河南省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利用互联网+、康复云平台等现代技术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康复指导和学前教育实践研究,已为986名贫困0-6岁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项目,探索实践出了一条“医教结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的残疾儿童医疗和教育康复新模式。“让残疾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够与正常人无障碍沟通交流,甚至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进而自食其力。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项助残扶贫、惠及长远的历史性工程呢?”张银良憧憬着。

  驻马店,这只“弱鸟”,在残疾人脱贫的路上正振翅飞翔。

2016年03月23日00:0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张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