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特产在“变脸”丨瓜蒜之乡的“甜蜜”转变

  我的家乡在豫中中牟,地势平坦,全境平原。这里曾经有两句俗语,“扒开中牟县,一片砖头蛋”,说的是黄河肆虐为害,县城经常被冲,人民不堪其苦。另一句是“提起中牟县,便是瓜和蒜”,中牟是瓜蒜之乡,西瓜和大蒜两种农产品,一甜一辣,是老家留给我的两种味道。

  近几年来,老家又添了另一种风味,那便是甜。草莓种植,面积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从县北到县南,范围不断扩张,农户开始自主不自主地加入草莓种植的热潮之中。当瓜蒜之乡,浸染了草莓的甘甜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今年春节,我开启了我的“甜美”回家之旅。

  【变化】

  自从全村种了草莓 村里的道路有了早晚高峰

  腊月二十七,早上七点,晨光尚熹微,中牟县姚家镇东春岗村和西春岗村,贯村而过的公路,又迎来了它的早高峰。

  这里的早高峰,和郑州的工作族无关,却与一种当季水果有关。一颗小草莓,主导了这里的交通拥堵状况。

  作为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组长,宋永志将大棚里的二百六十多斤草莓拉到了马路边。马路市场正到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前来选购新鲜草莓的客商,拉着草莓售卖的当地村民,把公路挤得水泄不通。人尚通行不过去,更不用说车了。

  “今年的草莓价格还可以,一早的市场价格就到了十五块钱一斤。”宋永志说,他家里种植了8亩草莓。这里是西春岗村,周边的东春岗村、前赵等几个村,农民基本都不种庄稼了。打眼望去,田地里都是一排一排的草莓棚。而西春岗村,种草莓最少的农户,也基本在五到六亩。

  早草莓从11中下旬就开始上市了,但每年到春节前夕,便到了农户最忙也最开心的时候。早上5-8点,早高峰期间,前来选购草莓的,绝大多数都是万邦和郑州市区南三环批发市场的散户。经过简单的讨价还价,新鲜的草莓经过短暂的颠簸,就出现在批发市场的一个又一个铺面上。

  而到了下午4-6点,晚高峰便到了。这个时候,前来选购草莓的,便基本都是外地客商。比如说周口太康、漯河、周口等周边地市,以及中牟周边的几个县(区)。宋永志分析说。

  甜查理、贵妃、红颜、宁玉……马路市场上,草莓大棚里,品种不一而足。“前几年最好吃的品种是红颜,但自从去年引进了贵妃品种后,这里最好吃的草莓便是贵妃了。”他说,所以贵妃品种在市场上也变得比较抢手。

  【扩展】

  瓜蒜之乡依然口碑不倒 草莓“领地”突破1.1万亩

  这样的场面,在十五年前是不敢想象的。2005年,春峰专业合作社刚成立时,整个姚家乡种植草莓的才十几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草莓在冬春两季的“吃香”,种草莓的越来越多,没有人再种麦子、玉米等传统农作物,而以前曾经大面积种植的大蒜,也成了零零星星的存在。

  近些年来,笔者有幸见证了中牟这个瓜蒜之乡的“甜美”变迁。以前,提到中牟县,无非是西瓜和大蒜。但西瓜的种植范围,逐渐从南开始缩减。而大蒜的种植面积,则从北向南蔓延。县境东部的几个乡镇,则主要是种植西红柿、豆角、茄子等蔬菜。不过,草莓的种植,却开始从姚家乡向外辐射,沿着贯穿中牟县南北的S223公路向南推进。

  几乎就是一两年的时间,种植范围已经辐射到中牟县南部的黄店镇北界。S223两侧,随处可以见到连绵不绝的草莓大棚。而在春节前夕,更是有很多当地农户,在路边扎一个简易的摊子,摆上几盒草莓,招徕过往的行人。

  中牟县农委提供的一组数据,也佐证了瓜蒜之乡的这个转变过程——

  2017年,大蒜播种面积34.4万亩,分布全县;2018年,大蒜播种面积30.15万亩;2019年,大蒜播种面积31.4万亩。2017年,西瓜播种面积6.9万亩;2018年,西瓜播种面积6.2万亩;2019年,西瓜播种面积6.2万亩。

  2017年,草莓播种面积1万亩,主要分布在姚家、郑开大道两侧。2018年,草莓播种面积1.05万亩,主要分布在姚家、郑开大道两侧。2019年,草莓播种面积1.1万亩,范围进。姚家镇西边的郑庵,东边的韩寺,东南的刁家,北部的刘集,南部的黄店,这些乡镇的草莓种植面积都有所增加。

  其实不仅是中牟本地,就连中牟周边地区,也逐渐受到了这股草莓种植风的影响。宋永志说,从2015年开始,他每年都要到辉县市给当地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登封、漯河、洛阳等一些地区,也开始跟风种植草莓。

  【出路】

  农户与超市无缝对接 草莓深加工万事俱备

  中牟种植草莓,有其天然的优势。

  《民国中牟县志》对县域内的地理形势和土壤环境有过这样的表述:“中牟全境皆平原,唯西北微高,贾鲁河横贯其间……北滨黄河,常泛滥,古沟渠皆被淤塞。除柳林附近开辟秋田外,白气茫茫,遥望如沙漠,因风作小丘陵,起伏其间……”

  黄河的频繁迁徙,给中牟县留下了大量的沙丘和沙土地。宋永志说,沙土地土壤透气性好,水分散发快,种出来的草莓就比较甘甜。而这样的土质,如果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则未必有太好的口感,而苹果、梨树等,更是不太适合大面积种植。

  虽然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销路还是十分畅通的。除了村里的马路市场外,这里的草莓还有其它的出路。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姚发兴,则是收取当地的草莓,雇佣工人进行分拣、包装、入箱,随后送往郑州市区的超市。

  而目前,合作社开始考虑草莓深加工的问题。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增加,价格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旦出现价贱伤农的情况,如何尽可能多地减少农民的损失?将草莓制作成草莓酱、草莓醋、草莓酒,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现在,草莓酱的包装设计、瓶装设计都已完毕,车间内的加工机器也已调试到位。所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机一到,随着机器隆隆发动,草莓变身变形,将会以全新的形式进入市场,流通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征集】

  @大河报 一起来说说你老家的土特产吧

  舌尖上的年味,肠胃里的乡情。时代在变,家乡在变,不变的是萦绕于心的情怀,是流淌于体的牵念。

  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时光的深处,你的家乡有哪一种土特产,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家乡的土特产是升级换代,还是依然故我?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里,大河报也诚邀广大读者和网友参与大河报的跨年策划——看!家乡特产在“变脸”。

  您可以拍摄短视频或者照片,通过文字讲述,来反映家乡土特产的过去、现在和所憧憬的未来。编辑——看!家乡特产在“变脸”——,加入大河报跨年策划话题,@大河报 官方微博,给我们提供新闻素材和进行话题互动。

  家乡土特产,老家的味道,期待你的关注和推广,讲述和展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刘瑞朝


2020年01月23日14:26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林辉